楊丹旭:年輕人的躺平和中年人的廢

2023-03-06
 
AAA

 d8d9c5fa73bc4ca19a8b1abcf0b24573.jpeg

中年人有沒有權做個「廢物」?

這是中國網民前陣子熱議的一個話題。我留意到這些討論,是因為最近的另一則消息:中國網紅學者儲殷的多個社交賬號被短暫禁言。平台禁言的具體原因不明,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為儲殷太敢說了。

作為一名頻繁遊走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參加過《奇葩說》等綜藝節目的學者,儲殷經常因為爭議性言論受關注,甚至因被罵而上熱搜。例如,他曾建議大城市裡沒奔頭的單身女性早回老家,他也曾為年輕人「躺平」辯護,還建議過了28歲就別讀書了。

儲殷最近一次引發爭議,就是關於35歲以後的中年人要不要安於做「廢物」、有沒有權做「廢物」的言論。

本月上旬,儲殷在社交平台的一場直播中,談到中年人的生活壓力時有感而發。他說:「成年人有權做個廢物。我們不希望孩子是廢物,是因為他們還有未來,過了35歲以後做廢物還是挺舒服的。中年人要安於做個廢物,到了老年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廢物而心懷慚愧。老了沒用就沒用了,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

此言一出,立刻被送上話題熱搜。在以弘揚正能量為主旋律的中國輿論場,這番話聽上去很刺耳。有輿論批評,儲殷好歹是個有着數百萬粉絲的公眾人物,還曾經是大學教授,怎能如此消極地鼓吹中年人自我放棄?而且,用「廢物」來形容人,本身就是一種不尊重。有媒體炮轟,儲殷的言論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還有人譏諷,既然當「廢物」很舒服,「那為什麼你天天這麼拼,又是上節目,又是日更小視頻?」

儲殷在社媒上回應:「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的壓力太大了,很多無意義的內卷摧毀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有權做個廢物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的抗爭也好,安慰也好。僅此而已。」

他勸慰中年人:「別難為自己,別逼自己成功,別困在挫折感里,為自己是個平庸的普通人而耿耿於懷。都是只活一輩子,放過自己。」

他還感慨,中國人這一輩子「太累了,太卷了,太多的人在無效地折騰」,「問問自己,在細微平淡的日子裡,能不能找到自在與自洽的幸福?」

安於平凡與做個「廢物」恐怕不能划上等號,該不該用「廢」來形容不折騰的生活狀態也值得商榷。但這番話確實擊中了中國社會的痛點,說到了很多中年人的心坎上。相較於主流輿論的抨擊,社交媒體上認為儲殷「話糙理不糙」的大有人在,有人甚至形容,這是「扎心的大實話」。

圍繞中年人有沒有權做「廢物」的討論,說白了就是這些年關於年輕人該不該躺平的討論的翻版。做「廢物」的聲音,其實也是倦怠內卷、想要逃避焦慮的情緒發酵。

前不久回新加坡,有人問我:「中國年輕人真的在『躺平』嗎?」我笑笑,其實相比新加坡的年輕人,中國年輕人往往更「卷」。朋友不解:「那為什麼他們常常說要『躺平』?」。我回說,可能正因為無法躺平,才只好把「躺平」掛在嘴邊。

shutterstock_116493619.jpg

同樣的,中年人想「廢」,又談何容易?這群處在夾心年齡的中年人,很多是「75後」和「80後」,他們在職場上面對後浪推前浪;在家中又是中流砥柱,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兒女要養育,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工作上的各種煩惱,與年輕人相比,有過之而不及。有人形容,年輕時身體強壯、身無負擔,在水裡撲騰幾下好歹能浮上水面;人到中年,體力不如以前,身上還背負更多負擔,想要不沉下去,該有多艱難。

這樣的處境下,中年人厭倦壓力和競爭,想要反抗內卷、追求舒適,這與正能量的主旋律不合拍,但確實是實實在在的渴望。再聽聽儲殷的說法,好像也就不太刺耳了。只不過在競爭高度激烈的中國社會中,「廢化」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奢望,現實面前最終還是得鼓起勇氣,多累多「卷」都得忍。

從頹廢絕望的「喪文化」,到不喜不悲的「佛系」;從對抗內卷的「躺平」,再到無欲無求的「廢化」,描摹出的是中國成年人對高壓生活的厭倦,也折射出中國社會無處不在的焦慮。這種焦慮當下正在不斷放大,中國經濟已經告別高速增長期,蛋糕做大的速度慢下來,競爭必然會更激烈。

疫情三年,中國社會遭受一輪輪折騰,更是付出了沉重代價,經濟增長顯著放緩,市場低迷導致就業下降,社會的信心也在低點徘徊。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想要舒適從容地過日子越來越沒有盼頭,這將是中國執政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須要面對的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以這樣一個小品做基礎不足以推斷下一步輿論管理的尺度,但社會有問題,政府能直面錯誤,一定比避而不談更有威信

    路易  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