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客家人與香港

2023-04-23
 
AAA

1-230402222623626.jpg

(香港客家會館網頁圖片)
 
香港文化的內涵少不了客家文化,全港七百多萬人口中,二百來萬是客家人。龐大的族群,給香港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
 
彌敦道車水馬龍,鄰近旺角地鐵站出口,有一個客家會館。這是香港眾多客家社團中的其中一個。受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文映女士的邀請,我們一行學界的朋友前來拜訪。她為我們開門,除了那張洋溢熱情的笑臉,我們還看見她身後滿是客家風情的室內陳設。
 
廚房取名「大班樓」,辦公室叫「鄉公所」,喝茶的地方是「土樓茶室」,筆法秀氣雋永。窗戶上大大的窗簾,也是福建永定地區客家圍屋的圖案,很眼熟,那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茶室的牆面上掛着客家斗笠和客家涼帽。我隨手取下一頂斗笠試一試,又換一頂涼帽戴一戴,自拍一張,儼然一個山裡的客家女人。這種涼帽的帽簷寬大,垂下的黑色裙邊,具有極好的遮陽功能,適用於華南地區炎熱的夏季,在香港的大小公園,常常看見幹活的園丁戴著它,不僅僅是客家人,一些非客家人也喜歡。
 
林會長說,當年妹妹移民去了溫哥華,房子閒置了,於是她將其裝修成一個客家會館,以此接待從海外來港、以及在此輾轉第三地的客家人。她創辦的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成立十年了,期間她遊走美洲、歐陸、馬來半島、非洲以及印度洋的許多島國,拜訪在地球上星羅棋布的客家團體,「尋找他鄉的客家故事」。

閒談中,她說希望把小小的客家會館辦成海外客家人的中途驛站、本地客家人歇腳茶敘的處所。上門就是客,認識和不認識的鄉親都接待。
 
這一天,會所有一個沙龍兼派對,一波熱心的客家文化人雲集一堂,當中有大學教授、科研機構學者、多家知名媒體的總編,以及對客家文化有濃厚興趣的知名人士。在茶室,他們的話題圍繞布馬舞、竹馬舞、舞火龍、打船燈、走古事、四角圍屋、圓形土樓、圍龍屋、祠堂、匾額、書室等,都是客家人的民風民俗,很多是我第一次聽說,但是在客家人中卻是家喻戶曉。香港是全球客家人的中轉站,是現代意義上的客家研究的起點,亦是享譽全球、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發源地。
 
林會長請了知名的客家菜廚師主廚。菜上桌了,酒杯也斟上了,眾人飲客家娘酒,喝牛肉清湯,品客家釀豆腐和梅菜扣肉等,熱鬧非凡。雖然不是客家人,但是我隱隱約約覺得,四川人與客家人是不是有點甚麼關係?例如那道梅菜扣肉,完全是川菜鹹燒白的形象和味道;那一道釀豆腐,與我年少時去鄉下外婆家吃過的豆腐包子同款。
 
客家粄粿值得一提。綠色食材是野生的草藤,採摘自客家人聚居的山地,不時不食。這種小食是故鄉的記憶,是「舌尖上的中國」之一部分。千百年來,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徙南方山區。中原人以麵粉為主食,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沒有小麥,客家人便以當地的粘米粉和糯米粉與野生的草藤摻雜。粄粿粘性強、味美、耐飽,能支撐田間繁重的勞動。
 
客家人對香港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刺史、尚書、僑領、抗日將士、民族英雄,新時代的企業家、教授、教育家,很多都是客家人。孫中山、鄧小平、胡躍邦、田家炳,以及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元帥葉劍英、畫家林風眠、以及現廣東省省委書記黃坤明。在海外,新加坡的兩位總理李光耀、李顯龍,泰國的兩位前總理他信、英拉,也都是客家人。

 
餐後我隨手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書,它吸引我的不是書名《客家香港文叢》,倒是副標題「香港先是客家殖民地 後為英國殖民地」,是會長林文映的著作。書中談到,在香港成為英殖民地之前,336個村落中有128個是客家村,人口佔據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歷史上客家人對香港的貢獻,竟然這麼大!
 
常言道,「有太陽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是全球播遷最廣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劃分的民系,主要聚居在贛、閩、粵三省。筆者的家鄉四川省,也有純客家縣。

在香港,我們互相介紹時往往會說自己是北京人、上海人、東北人等等。但是客家人不這麼說,他們會問「你是哪兒的客家人?」,在香港新界傳統村落的原住民,大多數是客家人。在過去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陸陸續續南遷來港。正所謂「日久他鄉是是故鄉」,隨着歲月的推移,融入了本地,說粵語,吃粵菜,看粵劇。大街上走過路過,如果不提,分不出誰是本地人誰是客家人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今日香港保留了不少以「虎」命名的地名,例如上水軍地新塘莆虎地嶺(Fu Ti Ling)、屯門虎地(Fu Ti 或 Fu Tei)、元朗虎地排(Fu Tei Pai),亦有一些因為填海而消失的地名,例如青衣虎地角(Fu Tei Kok)。為甚麼一個地方以「虎」命名呢?是因為這裡從前真的有老虎嗎?

    香港史學後進協會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