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寧:IPO市場還望阿里系的分拆大計

2023-05-19
丘寧
資深傳媒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5-19 at 15.07.04.jpeg

香港復常、與內地通關已四個多月,但其實金融界未有真正太大感覺,其中IPO市場更可謂一潭死水,上周電訊盈科(0008)主席李澤楷旗下的富衛集團(FWD)據報第三度推遲香港IPO計劃,要待市場轉好才啟動招股,這明顯與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歐冠昇上月表示,去年11月以來IPO數目都開始回暖、復甦跡像明顯的說法有明顯出入。

其實,歐冠昇說本港IPO市場回暖、有百幾間公司排隊上市的對白已經說了不下數次,但似乎仍然處於得個「講」字。筆者不質疑確有不少公司排隊上市的說法,因為過去幾年疫情關係,全球經濟大受打擊,新經濟、舊企業很多都「命懸一線」,上市成為他們最後逃生門,歐冠昇所說的百幾間排隊上市的公司中,相信不少是過去三年曾經申請上市但因為情況欠佳要擱置上市而從頭再排隊。

事實亦證明,多公司排隊上市不代表IPO市場回暖,有傳媒統計,截至5月中,年內有23間公司在聯交所上市,雖然20間公司錄得超額認購,但有13家公司股價首日即「破發」,佔近70%,而且情況愈見嚴重,5月至今共有四新股上市,當中普樂師(2486)、怡俊集團(2442)及綠竹生物(2480)掛牌首日即穿招股價,而且跌幅不少,分別跌24%、23%及32%,至今只有怡俊集團能浮上招股價。

原來今年以來上市的新股,至今仍有11隻跌穿招股價,其中北森控股(9669)及淮北綠金(2450)更分別跌70%及65%,試問如此表現的IPO氛圍,如何吸引投資者重投新股市場?一位正替公司籌備上市的金融界人士向筆者直言,目前IPO根本無市場。

IPO是吸熱錢的遊戲,當有熱炒新股,市場就能吸引熱錢回流,但月初美國加息,再次引發資金流出香港,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已跌破500億元,至約450億元,近日就連港股的成交金額亦多日跌至不足1000億元,沒有熱錢,叫IPO市場如何回暖?

不能否認的是,今年至今在港掛牌的新股並非甚麼人氣新股,更談不上珍寶型巨企,昨日阿里巴巴(9988)宣布啟動三家公上市的大計,預計6至18個月內完成上市,其中新零售業務盒馬已經率先表明會在香港上市,最快6個月掛牌。未知香港的IPO市場能否再次因為阿里概念而真正回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姑勿論馬雲來港有否與本地重量級財金界人士會面,能夠來港辦年貨,已證明慢慢開始復常,不過要留意的是,這已經不是疫情或者上海外灘金融峰會前的「常」,而是一個新常態的「常」。

    丘寧  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