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美債危機的影響

2023-05-29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未命名設計 (1).jpg

美國總統拜登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就提高聯邦債務上限達成原則協議,法案尚待草擬並需經美國國會通過;以下是幾個觀察點:

1)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把「大限」從6月1日改為5日;美國財政部花光現金日期則可能還遲於5日,但時間差距不遠。兩黨現已達成協議;即使法案通過一時受阻,美國財政又快「水缸見底」,也會採取非常措施收縮支出,包括讓部分政府部門「停擺」;但會優先對國債還本付息。消息指美國財政部6月15日需支付20億美元債息;若違約,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會被下調,衝擊美國和全球金融市場。美國債務危機擾攘多時,顯示美國黨爭難平息。執政黨想多花錢,爭取支持;在野黨則想把好處留給日後上台的自己,那樣的政經機制有缺陷。

2)事件也反映美國經濟和財政有問題。過去那些年,美國債務增長比GDP快,去年負債率達到125%。債務不違約並不等於美國財政赤字和負債水平就不會增加。這次調高債務上限後,美國政府開支仍可能大於收入;提高債務上限是「續命」,無助解決平衡財政收支。

全球正經歷去美元化浪潮。過去美債務危機爆發,外界關注美國兩黨何時達成協議,並不認真看待美國違約的可能性。現在,外界也議論債務危機對美國和美元信譽的負面影響。在這次兩黨達成協議前,美債務上限已達31.5萬億美元,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是再一次提高債務上限,並為下一次提高債務上限作準備。照此下去,美國財政總有一天不受控制。

3)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不久前暗示美國銀行業動蕩,聯儲局可能暫緩加息;通脹放緩令聯儲局調整利率政策本屬正常。但美國上月經濟表現不差,通脹卻高企。美元近日轉強,顯示市場仍預期聯儲局6月可能再加息。

而即使美債可能違約,仍有資金流入美元避險,顯示美元至今依然是國際關鍵和主要儲備貨幣,至今還沒有出現一種可替代美元的法定貨幣。若美國信譽惡化,美舊債價格需下跌來提高收益率;發行新債利率會向上。對美元加息的預期是國際股市動蕩的原因之一。
4)在香港,5月HIBOR港幣短息一度上浮較明顯,與本地銀行間流通性有關。美歐股市指數上週跌,恒生指數也走低。若美債違約,對美歐股市衝擊會比A股明顯;而內地股市比美股對港股影響更大。恒指現正處於低水平,美債違約與否對港股影響都會相對短暫和較小。

5)當前美元國際結算佔比下降;國際貿易減少用美元,各國也會逐步減低外匯儲備的美元佔比。接下來,美元的標桿地位也會動搖。即使有關上限立法在美國會遇到阻力,美債違約遠比美元淡出國際結算的可能能低。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小經濟體;為穩定匯率,港幣與作為國際關鍵貨幣的美元掛鈎。現在,美元國際地位發生動搖;港元若不與美元掛鈎,又與甚麼貨幣掛鈎?不與任何主要國際貨幣掛鈎,港幣匯率就較難穩定。但即使港幣權宜繼續與美元掛鈎,香港也應考慮優化外匯儲備組合。即使有內地各方面的支持,現在持有過高的美元多頭頭寸,政治和經濟風險都會比較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出於擔心美元貶值和美國國債的信用,出現減持美國國債也就在所難免,僅3月份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拋售了接近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據統計已經有24個國家大規模拋售美債,沙特拋253億美元,印度拋售210億美元,俄羅斯到3月已經拋售了其持有的96%美債,共計約1050億美元。

    楊華勇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