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創造經濟誘因 為回收再造帶來出路

2023-05-30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政府應扶助環保工業.jpg

「小政府,大市場」一直被譽為香港成功的主因,但這卻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政府一直把垃圾回收再造視之為商業問題,任由市場無形之手決定供求,加上政府只少量補助回收業,導致香港的再造業一潭死水。環保工業從來不是賺大錢的生意,但既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又可以創造就業,所以是值得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

根據環境保護署2021年香港固體廢物報告,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量為567萬公噸,日均1.5萬噸垃圾送堆填區。回收再造,轉廢為能,本是解決垃圾圍城的最佳方法,可惜香港尚未在發展回收再造業中覓得出路。要創造經濟誘因,政府不妨從屋邨入手,筆者猶記得小時候曾在屋邨參與回收計劃,將家裡的水樽、報紙交託非牟利組織,然後獲取印花,最後可以換取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用品。這個方法雖然較為「現實」,但卻令每個居民都可以參與其中,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大大增加回收率。這些獎品可以由企業捐出,以實踐社會企業責任。政府可考慮在公屋及居屋持之以恆推動類似計劃,再進一步與私人屋苑合作。

人流密集的商場、屋苑也是製造垃圾的源頭,可以考慮以積分計劃鼓勵市民回收。近年不少屋苑,例如有位於濕地公園旁的大型屋苑,就推動住戶投入綠色生活,設智能回收機並提供「回收儲分獎勵計劃」,讓住戶透過膠樽回收等減廢行動,賺取積分以兌換屋苑服務,舒緩堆填區壓力。如果更多商場、屋苑可以多走一步,絕對為對香港的回收業帶來正面影響。

shutterstock_599435528.jpg

至於要推動市場的再造品的需求,政府除了要以身作則,訂立環保採購政策,優先購買再造品外,還可考慮對商家提供優惠,鼓勵他們使用再造品。由於經過收集與加工等程序,再造品的價格競爭力相對較低,商家缺乏購買這些再造品的誘因。政府可考慮對大量採購再造品的商家提供稅務寬免,讓他們更有動力為環保出一分力。當再造品有一定的市場時,再造商自然有一定的利潤,亦帶動整個回收有產業發展。同時,再造商也應同步研發新技術,減低成本及改善產品質素。當時機成熟時,政府便可逐步取消這些稅務寬免,不再干預市場。

當年上經濟課時,教授曾指出政府奉行「不干預政策」,並非代表政府不會介入市場。當有些問題市場無法解決時,政府理應插手。舉倒說,污水是無利可圖的東西,但我們卻不可對污水問題置之不理,於是政府就應介入,用公帑興建污水處理廠,以解決污水問題。

同樣地,香港的回收再造業所面對的是高地價、運輸成本及勞工成本高昂等問題,導致只有少數人願意從事回收再造行業。那麼,政府就要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以廢紙為例,要麼政府經營再造廢紙,或為廢紙再造業提供大量補貼,吸引投資者。政府在回收再造業必需高度介入,別讓寶貴的資源掉到堆填區。期望當局能夠認真思考筆者建議,展示新班子「以結果為目標」,迎難以上,貫徹有承擔的「管治新風格」。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綠色運輸方面,筆者認為政府可提高現行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寛減額上限,增強市民選擇電動車的意欲。現時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和「一換一」計劃的寛減額上限分別為9.75萬港元和28.75萬港元,政府可參考上次調整幅度,將兩個寛減額上限上調約15%至約11.2萬港元和33萬港元,同時延長寛減安排的期限到2027年,期望藉此增加市民駕駛電動車的意欲

    陳恩朗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