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網站欄目: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博客
影片
專題
熱門話題:
The China Current
醫言有信
時事短打
大灣區攻略
港好事
香港事‧情
數讀香港
爸媽生活學堂
地區事
名家訪談
政策‧正察
主頁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影片
專題
搜索
博客
熱門話題:
The China Current
醫言有信
時事短打
大灣區攻略
港好事
香港事‧情
數讀香港
爸媽生活學堂
地區事
名家訪談
政策‧正察
林朝暉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
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
全部博文
林朝暉、黃宇翔:民主運動需要彈性
回顧香港20 年來民主運動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所言的「挑戰- 回應」模式。廿年香港民主運動幾近每次都是等待特區政府提出方案後,泛民主派才回應,卻鮮有能在日常民主運動上打下堅實基礎,被動地爭取民主以致政改每每是故調重彈,繼續「天空上的討論」。
黃宇翔
林朝暉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