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網站欄目: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博客
影片
專題
熱門話題:
香港怎麼辦
通關
回歸25周年
新冠肺炎
大灣區攻略
大灣區升學
醫言有信
The China Current
訂閱思考香港週訊
主頁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影片
專題
搜索
博客
熱門話題:
香港怎麼辦
通關
回歸25周年
新冠肺炎
大灣區攻略
大灣區升學
醫言有信
The China Current
中評社
全部博文
社評:民進黨「國際牌」褪色礙2024選情
台灣2024選舉激戰正酣,此次必將是外部勢力介入最深入、形勢也最複雜的一次選舉。但至少可以確定,民進黨打「國際牌」趨於黯淡,恐難完全複製四年前勝選劇本。至於台灣能否走出被外部勢力綁架、操弄的困境,迎來真正意義的台海和平與穩定,還要看台灣人民的選擇。
中評社
2023-05-30
劉燈鐘:非綠整合不易 侯友宜要成最強人選
中國國民黨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2024,進入整合非綠陣營階段。有意代表藍營參選台中第一選區「立委」的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參選似已成定局,感覺非綠陣營整合困難,除非有更具體的條件交換,否則大勢已去。所以藍營要勝選,唯一的方式就是侯友宜要設法成為最強人選。
中評社
2023-05-24
葉元之語中評:藍白合 藍須有誠意
中國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藍白若有機會當然要合作,台灣已有過半民眾希望換掉民進黨政府。如果因為在野分裂讓民進黨繼續執政,那將是人民的悲哀。葉元之說,國民黨在藍白合上必須拿出最大的誠意,不能只是嘴上講合,卻沒有實際動作。
中評社
2023-05-24
中評關注:美智庫比較解放軍兩次圍台演訓
去年8月和今年4月,解放軍兩度展開大規模的圍繞台灣島的軍事演習訓練,兩者間有何不同,對台灣的意涵何在?美國智庫最近邀請美國、日本和台灣專家進行了比較分析。
中評社
2023-05-10
張建:外部勢力干預香港 如何應對
港澳研究室主任張建指出,當前美國對香港的政策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打壓香港與遏制中國相結合;二是國內立法與行政手段相結合;三是支持反中亂港與藉助國際平台相結合;四是抹黑詆毀與直接制裁相結合。
中評社
2023-05-10
中評智庫:台灣社會群體結構演變與特殊群體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建民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台灣社會群體結構演變與特殊群體現象,作者認為:台灣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移民社會。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台灣社會出現不同的族群或群體,還有不同歷史時期不受關注的不少特殊少數社會群體。不同族群或社會群體有着不同的社會心理特徵與複雜的兩岸情感。
中評社
2023-05-08
中評社社評:香港具灣區心態才能抓住由治及興機遇
既然大灣區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機遇,是廣東這個GDP總量排世界前十的經濟體的戰略機遇,當然也完全能夠成為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戰略機遇。我們認為,只要香港與其他灣區城市一起努力構建灣區共同體意識,以此為引領解決一體化發展中的具體問題,世界一流灣區的前景定然可期。到那時,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每個大灣區居民,也定會為自己「灣區人」的身份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中評社
2023-05-08
中評關注:民調跌第三 侯友宜急需突破
面對民調滑落,侯友宜或許有其他需要調整的地方,若把侯友宜這段時間以來在螢光幕前的表現攤開來,不難感受到,侯友宜主力訴求自己「好好做事」的一面,回答敏感議題時言詞相對保守,內容往往也千篇一律,缺乏突破
中評社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