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共研:國際秩序演變的挑戰與機遇

2023-09-13
 
AAA

 106763164.jpg

9月12日,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國際關係分論壇在京舉行。與會中外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形式,圍繞「國際格局與秩序演變中的挑戰與機遇」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表示,在歷經多年動蕩後,美中重啟高層溝通渠道,以控制分歧,減少誤判。下步,雙方應努力實現元首互訪,以重建互信;恢復人文交流,以扭轉對彼此的負面觀感;就經濟、「國家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進行討論,以避免「脫鈎」傷及兩國關係基礎。美中的善意姿態可加速上述進程,例如兩國應將關稅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並重啟禁毒合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相信兩國能再次攜手合作,確保太平洋兩岸人民的和平繁榮。

太和智庫高級學者、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2019-2021)諾羅夫(Vladimir Norov)指出,當前世界面臨戰略競爭、經濟不平等、氣候變化、技術變革等諸多挑戰。作為2022年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愈發需要互信、正義、團結、開放且建設性的對話,而上合組織恰恰證明了這種對話是可能的。面對國際變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希望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保持對話合作,以確保世界安全穩定。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表示,當前,逆全球化、陣營對抗等削弱了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國際社會期待作為最大經濟體和全球領導者的美中兩國能為全世界的福祉做出正確且必要的事情。美中兩國可採取以下三項舉措,以改善關係,促進合作:一是避免事事針鋒相對;二是與能夠緩和美中摩擦的其他大國一同舉行多邊會晤,這將比雙邊會晤更加有效;三是通過增加透明度,建立更多信任。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在主旨發言中表示,當前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中美對抗衝突,擁有的最大機遇是中美和平合作。中國希望與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攜手合作,造福兩國及世界,但美國卻將中國視為「最大挑戰」「最大威脅」「最大競爭對手」,不擇手段地打壓遏制中國。美國一面宣稱希望通過重啟對話渠道「加裝護欄」「管控分歧」,一面又不斷升級對華科技戰,激化中國周邊形勢,干涉中國內政。讓人不禁懷疑,美方是不是企圖通過所謂對話渠道,以「實力」說話,給中國「上課」,向中國施壓,逼中國讓步,壓中國就範。應看到,美國其實承受不起與中國全面衝突對抗的代價。美方若真心希望改善中美關係,就應改變上述錯誤做法,回到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與中國一同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巴西駐華大使高望(Marcos Galvão)表示,當前世界正處於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未來還會有很多需要各國攜手應對處理的問題。巴西將於2024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這或能成為一個好的開始。世界各國及國際金融機構應善用G20平台夯實合作,在制定政策時進行多方磋商,以達到求同存異的結果。同時,各國還需加強可持續發展對話,推動全球金融體系支持未來的可持續發展。G20若要解決全球經濟問題,改革全球經濟治理是重中之重。國際社會需要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中國日本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駐日本大使(2010-2019)程永華指出,近幾十年來,亞洲堅持走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正道坦途,但也面臨冷戰殘餘,安全機制缺失,部分國家干涉他國內政、製造地區分裂對抗等因素的困擾。應看到,亞洲各國命運休戚與共,共榮共生,一國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一國的繁榮不能以損害別國利益為前提,而「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恰恰為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提供了根本遵循。亞洲各國應抵制霸權思維、冷戰思維和零和思維,統一共識,加強團結,以更高水平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抵制衝突、對抗、遏制、脫鈎,共同實現本地區長久和平穩定,攜手推動本地區持久發展繁榮。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Moin ul Haque)指出,當前世界面臨政治局勢緊張、多邊主義遭受挑戰、霸權主義滋生的複雜局面,以及經濟不平等、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糧食安全、人工智能風險等多重問題。為應對上述挑戰,世界各國應通過對話,攜手解決分歧衝突;支持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國際體系,重建互信機制;提升全球治理的包容度、透明度和有效性,以應對複雜的跨國挑戰;摒棄保護主義,促進全球主義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擴大跨文化交流,彌合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可謂恰逢其時。世界各國唯有加強國際合作,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可持續發展,才能在國際變局中找到方向。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駐意大利兼駐聖馬力諾大使(2013-2019)李瑞宇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加強合作意義重大,這不僅將造福中歐人民,還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中歐關係發展最重要的歷史經驗就是求同存異,視對方為合作夥伴而非對手。當前一些人鼓吹「脫鈎」「去風險」,強調「制度性對手」,構築「小院高牆」,是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典型表現,不僅違背歷史潮流,還會損害中歐長遠利益。未來,中歐應相向而行,擴大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方式,構建更穩固的合作基礎。同時,中歐還應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應對全球問題、加強全球治理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為世界和平合作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表示,過去二十年,發展中國家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國際經濟重心正不可阻擋地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加強彼此合作是國際變局的一部分,國際社會應允許發展中國家基於其歷史、文化和文明道路,尋求本國發展空間;推進多邊主義和全球和平,通過雙贏合作推動所有國家的包容發展;推動全球經濟復甦,降低氣候變化和新災害造成的影響,實現全球共同繁榮。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指出,國際形勢錯綜複雜,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東盟與中國關係及合作應走在時代前列。為此,東盟與中國應做到以下四點:一是繼續加強戰略對話及互信,東盟和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標和責任;二是繼續深化經濟一體化進程,經貿合作始終是東盟—中國關係的「壓艙石」,促進經濟復甦仍是地區國家的首要任務;三是繼續追求創新驅動增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雲計算、量子技術、智能轉型、綠色發展等新興產業是東盟同中國開展高質量合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四是繼續凝聚民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是國家間良好關係的重要支撐。「分則敗,合則勝」,東盟和中國在謀求共同發展繁榮的征途上要始終牢記這一點。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駐捷克大使(2014-2018)馬克卿表示,中歐關係在當今變局下面臨複雜困難局面,雙方應出於歷史擔當做出理性判斷和戰略選抉擇,在止跌企穩基礎上推動中歐關係繼續向好發展。首先,雙方需要客觀看待彼此,回歸夥伴關係。其次,要看清中歐沒有根本戰略分歧和衝突,應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及熱點問題。再次,要公正評價中歐合作成果,不斷擴大雙向貿易投資關係。最後,需妥善處理雙方矛盾分歧,通過建設性的對話溝通減少誤解誤判。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丹斯里(馬來西亞)勛爵、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傑指出,當前手握全球治理大權的霸權國家熱衷於向國際社會推銷「民主對抗專制」的二元選擇,卻未能解決當前全球關切的迫切需求,導致多邊合作的前景愈發黯淡。在此背景下,發展中國家開始轉向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全球紅樹林聯盟等小多邊機制,這些機制強調共同利益而非「共同價值觀」,旨在推動各國協調應對共同挑戰,是多邊主義的有益補充。但應看到,小多邊機制也有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加劇全球治理中的信任赤字,例如「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印太經濟框架」等。因此,小多邊主義不應取代多邊主義,更不能成為霸權國家在全球合作團結中打入的楔子。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郭長林指出,未來中美是「和平共處」還是「競爭共存」,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決定性影響。應看到,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維護現存國際體系及美在其中的領導地位、美西方制定國際規則的絕對主導權、以及基於美西方價值觀的「發展模式」。美國為中美競爭加裝「護欄」,旨在通過形塑中國周邊環境,改變中國內部態勢,同時通過在中國周邊建立起「可持續的威懾力量」,迫使中國與美國「共存」。隨着中美博弈向縱深發展,美國還會繼續築牢「護欄」。美國強推「溝通」並非是要增信釋疑,而只是為了避免競爭演變為衝突。為此,中國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並將民間外交提升到中國整體外交的高度去推進,與美方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的相處之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李枏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美韓峰會後的東北亞局勢評估》,作者認為:近期美韓峰會對美韓同盟進行了實質性提升和重塑,實現了多方位、多層次的戰略重組,反映出美韓同盟以及美日韓三邊關係更為深化,且已完全被嵌入進美國的印太戰略之中。

    中評社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