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突破三大思維模式 換位思考中港問題

2017-11-14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hk1.jpg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香港回歸20年,令人最感慨的莫過於是中港關係正逐漸陷入納蘭性德所說的這種狀況。中央政府和港人在初期相處尚算和諧,豈料交往久了反而日趨互不信任,近年更有加劇跡象。說到底,雙方在以下三方面的思維模式的差異,導致彼此在眾多問題上的看法一直處於兩條「平行線」上,無論彼此距離怎麼近,終究也是談不攏。 

一,縱向比較 VS 與橫向比較 

縱向對比著眼於時間,強調同一事物在時間前後或古今的對比。在北京眼中,過去二十年香港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比二十年前有很明顯的進步。即使是政治領域,回歸二十年前的香港,港督由英國指派,港人毫無角色,立法局更絕對是橡皮圖章。而今天的特首選舉,雖然仍未有一人一票,但起碼是一步一步走向公開的競逐。如此的民主,港英殖民統治香港逾百年來從來都沒有過。 

然而,許多港人卻是慣於橫向對比,著眼於同時期與同類事物比較。近年追求民主的浪潮吹襲到亞洲,一些落後小國如緬甸也能舉行民主制選舉,一人一票選出領導人。不少港人看在眼裡,認為與鄰近國家及地區比較,香港的民主進程遠遠落後。香港的公民社會和法制成熟完善,沒理由不能實現普選。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的思維,注定了中央和許多港人在政改問題上永遠找不到共識。 

二,長期效果 VS 短期效果 

由於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央領導人一向傾向從悠長的歷史觀眼光看待問題。譬如毛澤東在一九七三年對基辛格闡述對台政策就說,「我說我們一時還不需要台灣,一百年以後再說吧。這世界的事不用太急,幹麼這麼急呢?」這是基於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時間觀。 

相對地,在英國政治的一百多年殖民統治下,速食文化已經在香港紮根,香港人基於西方效率的觀念,對歷史的長期節奏比較沒感覺。而香港政治制度中數年一輪的選舉,又迫使很多政客欠缺非爭朝夕的長遠關顧。 

這種時間觀的差異,對中央和泛民交往產生了操作上的緊張。北京對和一個在政策上和人事上都沒有持續性的泛民陣營打交道,往往會覺得很沮喪,認為對手急於達成即時見效的協議,也不重視前任的承諾,往往是今天的政策推翻昔日的政策。 

至於泛民政客和大部分港人,更著眼於短期的成效。以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其長遠必將改變亞洲及形塑世界政經版圖,這正是西方國家爭相搶搭中國經濟順風車的原因。但香港人普遍深信注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等戰略相繼推出,恐怕難以在短期裡見效,自然不感興趣。他們更關心地,是中央和特區政府有何靈丹妙藥,可以一次性解決香港問題。 

三,絕對收益 VS 相對收益 

近年中央與港人在一些議題上的分歧,背後往往涉及到「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兩種不同論述的概念。「絕對收益」是指只要自己有獲益,別人即使獲益更多,也沒大關係。這也是過去多年中港經濟合作的模式。內地在兩地貿易來往中急速崛起,香港則從中獲取小利。 

然而,一些港人近年開始站在「相對收益」的角度來看待兩地交流。誠然,近年香港經濟發展大不如前,為瞭解決此困境,香港只有與大陸進一步融合,才能壯大香港經濟規模。大部分港人亦明白這一點,但一些人心裡卻出現「相對收益」的心態。其思維模式是:縱使中港融合對香港整體社會有利,能夠提高打工仔的工資水平和生活質素,但內地和香港地產商的獲益相對更多,於是大力反對,寧願一拍兩散。 

四,總結

望著半杯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看到空的那一半,有人看到的是有水的那一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根本沒有絕對的對錯,換一個角度從對方的位置思考問題,往往可以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 

解決當前的中港矛盾何嘗不是如此!回歸20周年,兩地相互猜忌。這一邊廂,港人擔憂中央加強對香港的控制,離心力越來越大;另一邊廂,中央政府擔憂港獨思潮冒起,加緊介入香港內部事務。其實,若大家能換位思考中港問題,中央多瞭解港人的思維,相信港人和特區政府有能力管好香港,而港人相信中央出發點是用心良苦,不去處處挑戰北京在香港的威信,彼此互不信任的緊張局面自然就會消失,很多問題亦能迎刃而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內地查獲25名港人乘搭「大飛」偷渡至珠海,再分別前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以及湖南、福建等地,其中最少有4人確診。「港人偷渡播毒」一説,已在內地網絡傳開。香港政府及建制派並未向內地居民澄清,亦未見譴責「偷渡播毒」者的行為。從公關傳意的角度,已錯失了最佳的補救時間

    劉健宇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