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改革醫療劵應對人口老化 助公私營分流

2016-12-13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HA1.jpg
現時長者醫療券的年齡限制是70歲或以上。(衞生署圖片)

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診所的訪客也變得多了。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階段,貧富老幼「中招」機會是均等的。當我們走向診所的登記櫃位,不難發現一個印有「醫療券」字樣的綠色牌子。眾所周知,醫療券是給長者使用的服務券。

現時長者醫療券的年齡限制是70歲或以上,政府原意是照顧長者,卻忽略了人口老化的基線效應。簡單而言,越遲介入長者醫療範圍,政府費用只會越來高昂,年紀越大的長者更無誘因使用醫療券支付預防性服務。香港人口老化的趨勢只會越來越快,政府應該調整長者醫療券的年齡限制,把60 到65歲的市民納入長者醫療券的範圍,並教育他們及早使用預防性護理服務的重要性,從生活習慣入手。根據今年10月的《統計月刊》,政府推算2016年年中60至64歲的人口有497,700人。假設每人獲發2000 元醫療券,總值9億多,及早預防,政府可能節省了之後的開支,這9億港元的效果就更顯著了。

如果政府想進一歩控制人口老化帶來的財政風險,筆者贊成將醫療券的適用人口範圍擴大,以漸進方式納入香港的打工仔。例如,統計處推算45至59歲人口達180萬,假設每人獲得1000 至2500元的醫療券,總值20 至40多億,每年指定做預防性護理和身體檢查,也可以讓市民及早識別病患風險,以漸進方式調整自己的醫療預算。這種「預備熱身」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老年人口高峰期的醫療開支峰值,將風險分散。現時打工仔尚有收入,不會全靠政府每年一次的注資,將來又能否容許市民自行按需「增值」? 提升計劃的彈性有助市民以漸進方式承擔醫療開支,亦體現了風險的漸進承擔。

若要「醫療券」更「用得其所」,政府可以進一步改革。醫療券的原意,是希望做到「錢跟人走」,讓長者善用私營醫療市場,分擔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

然而,醫療券的使用用途有很多限制,扭曲了長者的經濟行為。舉例而言,長者不能用醫療券支付日間住院手術 (例如白內障手術)、純粹購買物品 (例如買一支手杖、一副眼鏡、買一樽維他命丸) 及住院服務。諸多限制令長者只可以選擇廣義的「睇醫生」。根據審計署2014年的一份報告,接近九成的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治理急性病症和支付監察慢性病症及復康護理,不足百分之十的交易是關於預防性護理。而醫療券每年最多可以累積四千元的餘額,更加強了長者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更傾向把醫療券花在普通科門診,務求盡快用途餘額,卻儲了一大盒無用的藥物。食衞局今年回覆立法會財委會FHB(H)120,截至2015年底,長者使用醫療券的平均金額高達三千元,越年長的長者更加會用盡餘額。為甚麼不放寬醫療券的用途,讓長者一開始自行買藥或者其他用品做預防工作呢? 因為諸多限制,醫療劵無法疏導公營醫療的負擔,各種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更屢創新高。

政府一直構思「錢跟人走」,然而現實是「人跟錢走」,人人睇餸食飯,源於政府設立的限制和規則死板。本港社會人口老化加劇,醫療基建也迎來改革,政府應該做好醫療券及各種戶口的整合和優化、加強政府與醫療業界的交流合作、監管私營醫療服務的質素,才能準確配對需求和供應。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