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沒有過客,唯有主人

2016-12-30
 
AAA

1997A.jpg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文匯報資料圖片)

【思考香港短評】「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源於澳洲記者Richard Hughes的書名,Hong Kong: Borrowed Place , Borrowed Time。這是香港一個時代的比喻,書出版於1968年,當時預見英國歸還香港主權是遲早的事,雖然期後有過延長或改變香港回歸事實的嘗試,可是歷史沒有答允。在這不確定情勢下,社會浮現一片過客心態,找不到出路。

回歸之後,香港人不必再自視為不英不中,沒種族、沒民族,立足世界中間的「國際人」。不過,回顧2016年,令香港最困擾的卻是身份認同問題,少數人提出的「港獨」、「自決」,說成中國與香港無關,無歷史也無民族的相連。這反映不單是歷史無知,而是刻意扭曲一種錯誤的歷史感,「五十年不變」成為他們口中的另一個「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

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這裡已無過客,唯有主人。我們需要有一種實在的歷史感,幫助我們辨別未來方向。談香港歷史觀點,必然引起爭論,事關有不認同中國的人,不斷提出負面的偏見,否定中國的過去與現在及至未來,常見的指責是一黨政治、專制權威等等。對於中國的建國奮鬥,期間改弦易轍的開放改革,今時今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全球最大的穩定社會、科技日趨進步的現況,既不作客觀分析,甚至不作承認。這種選擇性的、減法式的負面歷史觀,明顯沒有為香港帶來教益,徒增視野盲點,導致迷失。

沒有歷史感,難以建立未來感。迎接新的一年,希望香港在這方面取得進步和突破。

 
延伸閱讀
  • 香港立法會19日早恢復對基本法23條草案(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二讀辯論,全體委員會6時30分許通過修正案,並在近7時三讀投票,全體一致通過。 二讀三讀前後大約耗時10

    紀碩鳴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