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GPS》警告土地達臨界點 張炳良籲作取捨

2017-01-09
 
AAA

77.jpg
何君堯建議政府考慮在內地建屋。(立法會YouTube截圖)

經常都指,香港需要大量土地才能解決目前需求,而過去十年香港的填海工程停頓。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長遠房屋策略。有議員指政府早前公布未來十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在四十六萬個單位,諷刺政府現時根本是「巧婦難為無米炊」。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都承認,政府把握未來十年可以發展的土地有限,房委會亦已經用盡持有的熟地發展公營房屋。呼籲社會要咬緊牙關,作出必要的取捨。他罕有講到,房屋和土地問題已到達臨界點,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面對艱難的挑戰,上下一心,爭取更多空間解決迫切問題。 

「手上欠地」,但輪候等「上公屋」的隊伍就越來越長,當局早前就出招收緊「富戶」政策,改行「單軌制」,即資產或入息任何一項超出上限,就要住戶遷出,希望將資源集中協助有需要人士。但此舉牽動公屋選民及政黨神經,會議上不論建制及非建制議員都批評當局做法,有機會「殺錯良民」,迫使有一定資產的長者都要搬走。 

張炳良回應稱,決定經過諮詢討論,涉及政策公平性:「當我們社會上有幾十萬,接近三十萬的人等上公屋,當中有一半、十五萬多,他們的居住狀況與一些我們認為有條件遷出公營房屋,有能力照顧自己需要,為何不作公平處理。」 

香港造地難,議員何君堯希望港府「跳出框框」,建議政府考慮在內地建屋,建成「中轉屋苑」,稱深圳、保安、河源等地都可,讓港人選擇定居,指成本低,亦即時可以起動,而內地環境好,單位又大,未來有不少交通配套落成,往返香港上班方便,相信會受歡迎。現時講「中港合作」都容易變成風波,更何況一切未有先例、細節等等。張炳良亦無正面回應提議,只是指過往亦有相關討論,亦要考慮市民兼顧交通、家庭等問題。 

對於現時私樓越起越細,更有所謂「納米樓」。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已提醒投資者此類單位投資價值存疑,「易買難出」。張炳良今日在會上就指,「納米樓」不只涉及供應問題,亦和樓價水平息息相關,因此政府在房屋供求失衡下,有需要推出需求管理措施,令樓價不會因為市場過度亢奮,而造成螺旋式推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