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小社區的異國文化

2017-05-05
 
AAA

葵涌1.jpg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對許多人來說,葵涌是一個陌生地方,印象中只有工廠和住宅,沒有什麼景點或娛樂場所,缺乏誘因前往閒逛。然而近20年來,北葵涌(即上葵涌)的屏麗徑和屏富徑一帶逐漸孕育出一種異國風情,因為聚居了不少巴基斯坦籍人士,他們將家鄉的風俗帶來,為這區注入獨特的生活文化。
 
據2011年統計,葵青區人口有511,167人,少數族裔佔了3.3%,當中巴基斯坦裔有2,299人,在全港各區中所佔比例算多,僅略低於元朗和油尖旺。
 
為何有那麼多巴籍人士聚居葵涌?這要從香港後過渡期說起。當時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承建商聘請大量巴基斯坦籍勞工來港工作,直至1998年赤鱲角新機場落成為止。不少巴籍人士在港居住滿7年,可以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他們選擇留港生活,而葵涌的租金較便宜,區內工廠林立,又鄰近貨櫃碼頭,提供大量工作機會,因此相繼遷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巴籍人士社區。
 
在1970年代香港工業興盛時,已有巴籍和其他少數族裔在葵涌紮根,方便工作。之後赴港開展新生活的南亞裔人士,因不熟悉香港環境,很自然便投靠鄉親,在葵涌的舊樓物色安身之所。
 
葵涌本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後來脫離荃灣,1985年與青衣島成立葵青區。區內除了工廠大廈外,亦興建了大量公屋和居屋,早期的有大窩口邨(1961年)、葵涌邨(1964年)、石籬徙置區(1966年)、石蔭邨(1968年)和梨木樹邨(1970年)等。早期的巴籍人士經申請後入住這些公屋,當有親戚或同鄉到來,很自然便住在附近的舊樓,以便互相照應。
 
他們在葵涌居住和工作的地點主要分布在青山公路葵涌段、屏麗徑、屏富徑、打磚坪街、和宜合道、大白田街和石蔭路的範圍,尤以屏麗徑、屏富徑這兩條不起眼的小街較為集中,走在路上經常有巴籍人士擦身而過。
 
這一帶現約有六間穆斯林餐廳,提供清真食物,還有奶茶、咖哩角(Samosa)和雜茶餅(Pakora)等小食,可用中文與老闆交流,這是尖沙咀重慶大廈以外另一處享用清真食物的地方。
 
區內還有巴籍人士經營的雜貨店、肉類店和理髮店等,光顧者大多是同鄉。在石籬商場亦見到多間由南亞裔人開設的布藝店,出售的布匹色彩繽紛,琳瑯滿目。在港的巴籍或印籍人士難以購買現成衣服,所以習慣選擇布料自製,或找裁縫店代勞。
 
葵涌2.jpg
 
巴籍人士信奉伊斯蘭教 開齋節熱鬧慶祝
 
巴基斯坦人口有超過9成信奉伊斯蘭教,來港的巴籍人士更接近100%為穆斯林。他們按規定每日祈禱五次,每個禮拜五及重大節慶到清真寺參加由伊瑪目(Imam)帶領的聚禮或會禮。但香港的清真寺都在港島和油尖區,對於住在新界的穆斯林來說並不方便,因此有些穆斯林出資租用單位,設立伊斯蘭教育中心(或稱經堂學校,Madrasah),教導年輕人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同時亦作崇拜之用。
 
葵涌的穆斯林社區有兩間設於私人樓宇二樓的伊斯蘭教育中心,一間在屏麗徑,另一間在大白田街。這些單位像清真寺一樣不設間隔,可讓大量穆斯林到來祈禱。
 
伊斯蘭教每年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伊斯蘭曆10月1日的開齋節(Eid ul-Fitr),另一個是伊斯蘭曆12月10日的宰牲節(Eid al-Adha)。前者在齋戒月(Ramadan)完結後舉行,穆斯林經過一個月的禁食、禁飲和禁娛樂的日子,意志力變得更堅強,宗教信仰更堅定,以迎接未來生活。
 
在開齋節那天早上,我專程來到屏麗徑,看見許多巴籍男子穿上傳統鬆身白色或米色長袍(Kameez)和上闊下窄的長褲(Shalwar),到屏麗徑的伊斯蘭教育中心參加會禮。結束後他們留在街上,跟相熟的朋友互相擁抱和問候。齋戒是穆斯林所需遵守的五項基本原則之一,刻苦過後回復正常生活,此刻心情如同中國人過新年一樣充滿喜樂。
 
伊斯蘭教育中心面積較小,未能讓女性參與祈禱。上一代的巴籍婦女較為傳統,作風保守,甚少拋頭露面出來工作,亦不與陌生男子交談。她們喜歡穿着束腰連身長袍(Abaya),戴頭巾(Hijab),有些自願或按丈夫要求在公共場合披上面紗(Niqab)。
 
在港出生的年輕巴籍女子已融入本地人生活,她們投身社會工作,緊貼潮流,選用的衣服與頭巾顏色變化多端,並配上手袋和飾物。南亞裔女子喜歡在結婚、生日或節日於手或腳上繪畫精緻圖案,美麗之餘亦代表一份祝福。這種手繪稱為「漢娜」(Henna),因所用顏料來自指甲花(Henna)。這種手繪藝術有點似紋身,不同的是顏料不會深入皮膚,既不會痛,而且幾日後就會變淡。
 
葵涌3.jpg
 
共融生活文化館 認識伊斯蘭文化
 
隨着工廠北移,葵涌已歸於平靜,上下班時間再見不到人潮洶湧。本來默默無聞的巴基斯坦人小區,經區內的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推動,逐漸為外界所知。該中心於2014年5月在屏麗徑設立共融館,介紹南亞裔人的生活歷史,展示巴基斯坦的日常用品,並定期舉辦活動和工作坊,促進南亞裔人士與本地人的交流。有市民慕名而來,參觀巴籍人士開設的商店,吃地道的清真食物,或參加共融館所辦的導賞團,細聽當地的巴籍人士用廣東話訴說少數族裔的故事,認識伊斯蘭文化。
 
 
(圖片:灼見名家傳媒)
作者:陳天權
 
延伸閱讀
  • 部分本土派有意宣揚「港語」此一概念,或者有意識地排拒大陸用詞,以此製造文化上「中港區隔」,這是一個問題;部分人因為本身中文水平不濟,於是胡亂把一些古而有之,或者是香港特有的法律中譯詞,視為大陸借詞而加以排斥,是另一個問題,兩者或許有共通點,但又不能視為完全等同,應該加以區別較佳。

    陳凱文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