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填海是否增加香港土地供應的不二之法?

2017-05-29
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資深政治評論員
 
AAA

YAU1.jpg

前陣子,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了頗為詳盡的報告,提出香港長遠建立土地儲備的不二之法:填海。報告不單指出「填海與香港發展密不可分」,還圖文並茂地推算香港未來30年需要興建逾126萬個單位,合共需要超過9,000公頃的土地。不過,政府現時的土地開發計劃,即使計及咨詢中的項目,仍只有5,300公頃。「為確保土地供應的持續與穩定,長遠建立土地儲備,基金會建議政府重啟大型填海計劃,並提出多個填海選址,希望建設「新玫瑰園」。」 

香港自開埠已靠移山填海造地 

本港土地資源有限,自開埠至上世紀末,要創造新土地供應主要依賴填海開山。一八四一年英軍登陸港島後,開始以「維多利亞城」(現今中環)為中心擴展市區,他們由現在電車線的原海岸線為基線,向外擴散,一方面填海造地,另一方面向中半山拓展,漸漸形成了城市、街區的雛形。今天的油尖旺區全是平坦的道路,屋宇也極少建在高地上的,但如時光回流,當我們看到一八六0年的油尖旺時,肯定會大為驚訝,那兒大半是丘陵起伏的荒野,油麻地與紅磡為小山所隔,日後大興土木,移去小山,將泥土傾填海岸,才有今天九龍半島南端的景象。 

不過,自二十一世紀始,連續了150多年的填海造地好像嘎然而止,標誌性事件是2003年代表保護海港協會的徐嘉慎成功阻止政府在灣仔填海,理由是保護維港景觀,背後是說不盡的商業利益。之後,反對填海之聲不絕於耳,其中九龍角填海計劃最終被擱置,天星小輪事件後的所謂集體回憶,使維海所有的填海近乎急凍下來,政府也愈來愈看重民意,填海規模大為縮小。 

舊區重建涉多方利益 不易推行 

不要填海,那土地從何而來?曾有人提出,香港的土地資源並非完全缺乏,只是土地運用極差令社會出現「地少人多」的假象。其實現時存有大量過剩工業用地及待重建的舊區,若有關土地可被靈活運用及重建,土地供應將大增,不再需要透過填海增加土地供應。科大的雷鼎鳴教授也指出,「香港從事製造業的人口,在2010 年共十一萬七千五百九十人,佔總就業人口3.29%,但香港的工業和工業村用地卻有十平方公里,遠超於商業╱商貿和辦公室四平方公里的用地。香港經濟現在靠商業、還是工業支撐?用地分布怎麼完全追不上形勢?」 

然而,經梁振英政府五年的有為拿地,市區土地仍沒法靈活運用及重建,土地供應也沒有大增,背後就是舊區重建,涉及太多不同利益,錯綜複雜。特區政府在如此弱勢下,單是要發展人口不多的新界東北已寸步難行,何況是動輒數萬人的市區用地呢? 

於是,問題又回到原點。政府若要增加土地供應量,主要可做的,還只能靠填海或打一些郊野公園的主意。香港四百三十六點六平方公里(39.6%)已劃作郊野公園,可發展的空間極多,但阻力極大,易為各方利益團體大造文章,十多年來,政府稍放風聲開發些郊野公園,即招來各方責罵,致欲言又止。  

填海造地的成本,通常比開山便宜得多,在所有的困局比較下,在維港以外的地方大量填海,是未來增加土地成本最少、阻力最少、涉及利益最少,但對城市發展、市民利益卻是最多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黃元山認為,智庫的社會角色很大,第一是提出長遠想法;第二是提出跨部門想法,因為智庫不必受制於既定觀念運作的官僚框架;第三是作為民間機構推動官商民三個界別合作。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