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畢業生應否入行當記者?(上)

2017-06-29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media1.jpg

炎炎盛夏,各大傳媒機構有不少實習生登陸。不時到院校分享傳媒經驗,總有年輕人會問,到底應否入行當記者? 

我會建議想加入傳媒的年輕人,你們要認真思考三個問題。一、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類型的人?二、你的人生目標是甚麼?三、為什麼你想當記者? 

不少人都是從別人眼中了解自己,卻未必完全清楚自己的性格。加入傳媒行業,首要的要求是性格外向,這份工作講求文字功力,但更講求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如果你害怕接觸陌生人,或者需要熱身才敢開口說話、發問,那就要重新考慮是否合適做記者。 

記者生涯原是「等」 

記者這個行業是頗奇怪的,既要性格外向之餘,也講求耐性,例如花上幾個月去深入調查和揭露一些事件,在受訪者門外「等」,在政總和議會等,這些佔去工作至少六成時間。與上學一樣,「等」可以是百無聊賴,上網打機,也可以用這些時間「收風」。至於大家有沒有自制能力,又是否懂得利用時間找到有意義的人物吹水等,都是畢業生入行前要問自己的問題。 

記者的自由度也相當高,不用天天面對辦公室政治,做港聞的可以接觸到官員和議員,做財經的可以訪問到企業管理層。但也有不少辛酸,例如轉頭做完一個建制派的酒會,下一秒就去災區採訪。可不要以為記者在鏡頭或Facebook Live者個個套裝,下身其實都是穿著波鞋,西裝配個個大背包,內有「走佬袋」。面對天災人禍,屍賴遍野,你不能害怕,更要與同行爭獨家,鬥快,爭鬥環境可能較冷氣房更慘烈。 

起薪點「二十年不變」 

若果你具備條件,那就要再思索人生目標。目前傳媒行業的工資水平十年如一日,工時長,要出差,既要在家工作,凌晨可能要到荒山野嶺工作,話行就行,不能拒絕。但薪金卻長期處於低水平,剛入職記者計及加班,平均時薪,可能只達到最低工資水平,每年加薪幅度也不會太高。曾經有前輩說過1997年入職是一萬多元,現在也是。 

社會氛圍喜歡談使命,大學生希望為香港和傳媒行業帶來些轉變,固然值得欣賞。但一兩年下來,見到不少眼高手低的情況,要養家,要結婚,要生活,希望work-life balance等等,最後紛紛轉行求去。 

實際情況需要考慮清楚,沒有對錯。現在思量好,總好過你三五年後,眼見其他同學買車換樓,才來後悔。或許畢業生覺得眼界見識好重要,但從事了這個行業超過十年,聽得同行最多的一句是「見咁多野,識咁多人,日做十二粒鐘,都係萬幾二萬蚊,值得咩?」 

應認真思考人生目標 

每每聽到這句話,都會感到特別心酸。所以還是建議年輕人,立定志向之前,認真考慮清楚自己人生目標是「改善生活」還是「社會使命」。若有很沉重的家庭負擔,或者單純以收入衡量得失,還是當個兼職時評員,或是在工餘時寫寫文章,拿著相機記下社會事件,建立一個自媒體更理想。 

至於最後一條問題,建基於你的熱誠,也對現在傳媒行業有多了解,由於篇幅所限,下集再與大家討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