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聞短打》回歸年屆弱冠 謹記同舟之情

2017-07-01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flag1.jpg
金紫荊廣場舉行回歸20年升旗儀式。(大公報)

香港今天剛好回歸20載,這一路走來,相信每個港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感受,得失寸心知。從為政者的層面來看,歷屆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際遇不一樣,心路歷程也不一樣,甘苦亦自知。 

古人謂「男子二十為之弱冠」,所以習近平有今年是香港特區的成年禮之說。既已成年,就要有成年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對自己的前途,以及未來的路怎麼走,應該有嚴肅的、負責的思考。這樣才不會在「知天命」的年齡(一國兩制的安排五十年屆滿),有過多的遺憾。

一國兩制乃中西合璧。香港自開埠以降即華洋雜處,中西方文化共冶一爐。大不列顛挾當時全球最強盛帝國之威,割據荒蕪的這個彈丸之地。在此之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東西方文明的智慧,結晶為香港這顆璀燦的「東方之珠」。九七回歸並沒出現某西方媒體預言的「香港之死」。事實上,港人享有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廣泛的民主權利及自由。如果說香港是人類文明碰撞融和的奇葩,身為港人已是Blessing。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曾經盛行了數百年的以西方列強為主導的殖民主義,在全球範圍內急劇退潮,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認定為「史上覆蓋面積最大的政權」之大英帝國,亦不能逆轉歷史潮流。老一代香港人習慣稱之為「包租婆」的英女王極速「瘦身」,從顛峰時期的3400萬平方公里「日不落帝國」縮水為不足25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湖南省略大,比雲南省小了許多。 

了解這段歷史很重要。英國交回香港予中國,只是席捲全球反殖大潮的一朵浪花,是時移勢易的歷史選擇。

中國經歷百年屈辱重新站起來,收回香港是自然之舉。至於收回主權之後的管治,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平穩過渡的最佳制度安排。 

香港是只有一千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這個小小的城市如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的舢舨,航向大海尤其是遇風高浪急之時,每個乘員需要同舟共濟。今天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很高興林鄭月娥引述粵語歌《同舟之情》歌詞,呼籲港人「人間的波折阻不了盼望,投進每個信任眼光,只須看見有我在旁,為你一直護航」。

相信每一個市民,都深愛我們視之為家、經過歲月洗禮、正在經歷滄桑巨變的香港。讓我們撫今追昔,珍惜機遇,不要造成習近平主席提醒「蘇州過後無艇搭」的遺憾。

 
延伸閱讀
  • 回顧香港20 年來民主運動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所言的「挑戰- 回應」模式。廿年香港民主運動幾近每次都是等待特區政府提出方案後,泛民主派才回應,卻鮮有能在日常民主運動上打下堅實基礎,被動地爭取民主以致政改每每是故調重彈,繼續「天空上的討論」。

    黃宇翔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