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灝謙:你想孩子「外向」還是「內向」?

2017-07-27
袁灝謙
新城知訊台節目《讀心樂園》主持
 
AAA

KID1.jpg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父母們都很想將孩子塑造成自己希望見到的模樣,可能是彬彬有禮的,勇於表現自己的,又或者是像開心果一樣,能於不同場合都成為焦點。然而,父母們又有沒有想過這些培養,是否符合孩子的性格特質呢?

說到性格,最常聽到和看似最簡單的就是「外向」與「內向」。但是否外向就是健談?內向就是怕面對群眾?筆者當年讀大學前都認為自己是外向的人,因為從小到大,老師的評語都是多言,在班房內與任何同學都可以打成一片。到上大學,老師就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讓筆者知道其實我是內向的。方法很簡單,問自己一條問題,你跟別人傾談時,是否很容易很樂意講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答 “是”,你是比較外向的,如果答 “否”,你與筆者一樣是比較內向的。 

一般人都會認為,外向的人有先天的優勢,因為他們很主動,人際網絡很好,很容易成為群體中的焦點,如果可以培養孩子成為外向的人就好了。而內向的人,往往比較被動,做甚麼事都樂於排在別人之後,在香港這個競爭那麼大的社會,內向的人很蝕底的,所以縱使孩子天生明明是比較內向,父母都想要改變他們。但是父母們就忽略了一些內向的特質和好處。第一是獨處的能力,內向的人享受獨處,甚至遇到難題時都能透過內在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第二就是觀察力,內向的人樂於排在別人之後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在後面仔細觀察,認清形勢才開始表達自己。 

外向的孩子,在接觸新環境時都表現得很雀躍很容易接受新的環境。內向的小孩往往就像呆呆的坐在一邊,像很難投入一樣,但其實內向的孩子一直在觀察,當他們觀察完畢,就能夠融入新環境。而如果父母們不斷強迫孩子要盡快投入,可能他們會聽從,但表現當然會比較不自然。同時,這經歷亦變得負面,對孩子面對新事物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甚至會有負面影響。 

外向與內向並非絕對的,內向的人都可以有外向的特質,外向的人都可以變成觀察型的,孩子亦可以培養多種特質。至於如何培養,筆者下回會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