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家教與他教

2021-04-09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4-09 at 10.45.58.jpeg

幾個月前有個報道,一個十一歲的意大利男孩想去倫敦看祖母,因疫情期間沒有飛機可乘,他想步行去,結果他父親陪著他走路,九十三天之後,父子倆到達倫敦。

「這種事,我們的孩子做得到嗎?」阿娟問。

「我們的家長做得到嗎?」我反問。

「No!No!對此敢說Yes的人,在香港鮮見。」我倆皆否定。

事情源自在餐廳的一張餐桌上。那天我們共進午餐,鄰桌是一個三口之家,爸爸、媽媽和十二三歲的女兒。女孩在低頭打機,偶爾也抬頭吃飯,吃什麼菜由母親夾,夾對了,她吃,夾錯了,她不吃。大概有一口夾錯了的菜不小心吃進了嘴裡,她吐出來,又下意識地瞪一眼媽,那個媽便趕緊把吐出的菜夾開。

「不知道是哪個學校的。」阿娟說。

「跟學校關係不大,這是家教的範疇。教育學家說過,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首位示教者。類似這樣的事,責任在家長。」

我連珠炮似的說,阿娟點頭認可。她也告訴我一件事,有一次在巴士上,後排的小男孩不停地踢她的座椅,她回頭請孩子的婆婆管一管,回答卻是「他只是一個孩子」。我們心不在焉地吃著,瞪大眼睛地聊著,激情盎然,各抒己見,一件洗臉刷牙般的小事,成為那天的話題。

習性的事算不算小事呢?小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多甚遠?難道人的成長過程不就是由一連串的小事串起來的?難道家長的責任就只是掙錢供孩子吃好、喝好、玩好?難道給他們找一所好學校,然後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就了事?難道老師要首先規範一群缺乏家教的孩子,然後才說教學?有公德,有禮貌,有愛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互相謙讓,遵守規則,這些原本應該由家長擔任教師的事項,本該在上學之前就形成的習慣,現在很多家庭已經完成不了。

品德行為自我警醒自我約束,如何待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對的要堅守錯的要摒棄,這些身體力行的事,其實不需要怎麼教,在生活中學習,家長怎樣做孩子怎樣做。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做不到,也不再重視家教,不再關注孩子的文化素養。聽古典音樂越來越不流行,讀名著誦名言的人日趨減少,紳士淑女的價值觀被看得脫離實際,卻把高雅貶為老套,把吃苦看作低下,把懶散歸類率真,把粗俗當成時髦,把無禮比作有型。

我們曾經把勤勞看作光榮,把吃苦看作財富,無論在城裡還是鄉下,無論家境高貴還是卑賤,都要講禮儀。父母在家時聽父母的,父母不在家時聽老大的,哥哥姐姐帶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愛哥哥姐姐,男孩要頂天立地,女孩要自立自愛。分數不一定很高,只要路子走得正,就會穩穩當當地進步,就像江河,遇到挫折可以拐彎,但是方向不變。

孩子的成長豈止體現在分數上,做家務,唱兒歌,有愛心,當義工,如此這般,才不用為孩子夾菜,才看不到爺爺奶奶為孫兒孫女背書包,才不會聽說有父母遠渡重洋去陪讀。一切來得平鋪直敘,理所當然,新生代的教養衝擊著根深蒂固的傳統模式,難怪有孩子不再說請,不再道謝,不再讓座。

讀過一篇文章「考試在前,當父母在後」,說的是夫妻要三思之後才決定是否當父母。說得好!養孩子,父母理當讓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有擔當的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