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國民教育若重推必須化整為零作改革

2017-08-03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300A.jpg
《戰狼300》藉電影灌輸民族主義,政府推行國教值得借鏡。(網上圖片/文匯報資料圖片)

林鄭月娥最近接受新加坡媒體訪問時提及要培養港人對國家的觀念,而非只教「不能講港獨」。誠然,有系統和前瞻性的國民教育,有助年輕人對國家和香港的發展有全盤的認識。大多數的人並非完全反對國民教育,只是不滿教育局要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獨立成科後的國民教育科與現有的部份中史和通識科不但內容重覆,學生要讀多一科,加重學業負擔,確實令外界特別是家長和學生不解,後期發展扣上灌輸政治思想為目的的批評也是無可厚非。2012年教育局資助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是觸發社會激烈反對的導火線,手冊內有許多爭議性內容,如批評歐美國家,涉及中國社會問題的內容則隱惡揚善,對豆腐渣工程及死傷情況甚至隻字不提。手冊公佈之後,各界才具體知道「洗腦教育可以很離譜」。

綜觀以上失敗的經驗,林鄭政府應該把國民教育化整為零,分散於通識科及中史科之內,豐富了這兩個科目的內容就可以。中史科一向被指過份強調背誦,若能引入國民教育的元素,若學生多思考當今中國國情的發展,作批判性思考,將能讓中史科變得更「貼地」。而通識科雖然已有國情的部份,但又缺乏了一些中國政府出發的官方觀點以及一手資料。假若配合通識科本身重視的多元化思考,可使通識科的學習內容變得更「立體」。即使在歐美國家,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了解國家和世界發展是必須且有助國民提升對國家和家鄉的歸屬感。國民教育應該全面讓學生接觸﹑了解大歷史和發展趨勢。 

參考美國 藉電影灌輸愛國主義

政府推動新國民教育還需要在坊間營造一個潮流,其中做得最好的莫過於美國荷里活影壇。2014年就有一套史詩式電影「戰狼300」,既有極具富感染力及娛樂性的元素,包括一眾外貌英俊,身材健美的男演員;又有設計得精彩緊湊的劇情和戰鬥場面;影片同時亦忠於歷史,又潛移默化地灌輸了許多民族及愛國主義要素。 

故事講述公元前480斯巴達國王率領三百精兵死守要道,做成侵略的波斯大軍嚴重傷亡。「斯巴達不會向任何勢力稱臣。這就是斯巴達!」這句電影中的重要對白包含的就是民族及國家意識。影片上影時是2014年,正值恐怖主義於歐美各國持續發動襲擊,伊斯蘭國又如日方中之時。有評論就認為這影片實質是以希臘對抗波斯,比喻歐美各國對抗中東的恐怖主義,吸引更多歐美民眾支持反恐戰爭。 

簡單又霸氣的訊息、一幕幕精采的戰鬥畫面,反恐及愛國信息就間接烙印在觀眾的心。假若港府要推行國民教育,不可忽略這些軟性教育,不是硬教材就成。特區政府府可以低調地邀請一些有水準的片商拍攝這類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題材,例如中國古代東晉抵抗前秦侵略、宋朝抵抗蒙古侵略,也是以寡敵眾相當有潛力發揮的題材。配合電影攻勢,港府也可與學校合作舉辦多些歷史古蹟考察團,讓學生到內地旅遊考察,自然對國家有更深厚感情和認識。 

林鄭月娥有志推行優化版國民教育值得嘉許,希望她和相關部門能吸取過往的失敗,參考歐美成功經驗,與教育界、影視界及旅遊界共同努力,全面客觀地計劃新的國民教育課程和活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極少數人,也包括媒體人不便公開反對學生北上交流,卻陰陽怪氣地說應讓學生從正反兩面了解內地發展,例如不僅要看到經濟高速發展一面,也要讓他們了解內地存在嚴重的貧富差異的一面。而讓學生從正面了解國家,從而增強愛國意識,合乎推理邏輯;說直白一些,讓學生北上了解負面信息的人並非愛國,也不宜教導學生。

    吳幼珉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