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補選方案確定,修改議事規則為當務之急

2017-09-19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rule1.jpg
(大公報資料圖片)

立法會補選方案確定,將分開兩次進行,以這種模式,在直選議席方面,正常情況下建制派有可能一席也拿不到。當懸空的議席全部完成補位,較大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建制派重奪姚松炎在功能組別的席位,非建制派在地區直選組別的議席則恢復原狀至19席。但建制派本來就在功能組別中佔優,增加一席的實際意義不大,而地區直選組別則重新成為少數,也就是說,立法會的格局將基本和DQ案之前一致。 

此前有不少意見認為,建制派應趁在地區直選組別佔多數之機,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解決「拉布」問題。但有建制派中人認為此舉「乘人之危」,對此表現並不積極。現在局面逐漸明朗,建制派想在地區直選組別的兩次補選中至少取得兩席,使總議席增至過半的18席或以上,難度極大,屆時再想修改議事規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立法會恐怕將重新陷入無休止的「拉布」之中,到時建制派必然悔之晚矣。 

建制派希望進行「君子之爭」,但問題是政治從來都是詭詐的遊戲,心狠手辣者勝,心存仁義者敗。當年楚漢相爭,項羽在鴻門宴上猶豫不決,不肯承擔誅殺功臣的污名,錯失除掉劉邦的良機,促成後者成就霸業,而婦人之仁的項羽只能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最近的例子有國共內戰,毛澤東在抗戰勝利後應蔣介石之邀赴重慶和談,不少人建議蔣趁機除掉毛,但蔣沒有聽從,結果將江山拱手讓出,終身被困小島。 

政治鬥爭毋須君子風度 

古語有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這絕非虛言。政治鬥爭有如體育比賽,運動員都在等待對手犯錯,就算對手沒有犯錯也要不斷施加壓力迫使對手犯錯,然後趁機予以致命一擊,盡快鎖定勝局,而不是展現君子風度,等對手調整過來再進攻。非建制派這次多名議員被DQ純屬咎由自取,建制派完全沒有責任和義務等待他們恢復元氣,而是應該趁機進攻,當前首要之務就是修改議事規則。 

《議事規則》第十七(二)條中的議員有權「點算出席人數」一項有明顯漏洞,已變成非建制派「拉布」拖垮立法會的工具,香港經濟發展停頓、民生大受衝擊,全港市民一起為此買單。政府和大部分市民一直希望修改議事規則,惟一直在分組點票過不了關。現在6名非建制議員被DQ,建制派首次在功能組別及地區直選組別同時佔優,但補選之後很可能將失去這種優勢,因此現在是修訂議事規則的最後機會。 

社會對漫長爭拗已生厭 

但如同項羽和蔣介石一樣,建制派似乎不願意承擔破壞大和解的污名。的確,社會對於無日無之的政治爭拗已經感到厭倦,普遍希望能夠實現大和解,令香港早日重回正軌。但按照非建制派的邏輯,大和解就是要以他們的意志為依歸,別人必須妥協退讓,否則就是破壞大和解,這完全就是強盜邏輯。眾所周知,政治是妥協的遊戲,雙方各作一些讓步,才有可能達成共識,永遠只是一方妥協不叫政治叫委曲求全。 

這次分開兩次補選,可以算是對非建制派的一種妥協,釋出了相當的善意,那麼他們是否也應該相應釋出一些善意呢,比如不反對現時修訂議事規則。但最近幾年的形勢令筆者相信,即使全部滿足非建制派的要求,他們也不會投桃報李,建制派通過單方面釋出善意以求達至大和解無異於緣木求魚。因此,如過這次放非建制派一馬,最終也只會落得項羽和蔣介石一樣的下場。建制派該怎麼做,答案已經非常明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有政界中人因此分析,北京對這次香港立法會補選可能會採取折衷的方法,即允許多於四人參選,但四個議席之中有數個名額會是內定,其餘議席則由其他參選人公平角逐,候選人必須靠個人實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戴慶成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