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懶:離職照顧爸媽的掙扎

2017-10-09
阿懶
80後平凡OL
 
AAA

old1.jpg

每次看到倫常慘案都很感觸,前社工弒母後跳樓,重傷留下「照顧老人家壓力好大」後昏迷,令人傷感歎息,好在傳媒多只以金像電影《一念無明》類比,沒說甚麼「能醫不自醫」,到底也是一種文明和進步。人生在世,太多事與願違,太有負責感的人,到頭來傷人自傷;太無責任感的人,就事無忌憚將問題遺下,由別人埋單。無論那一類人,到頭來,對於社會都是損失,也是悲劇,如何尋找平衡點,值得深思,也值得討論。

其實一樣米養百樣人,朋友在老人院工作,就深有體會。有些老人家被兒女視作人球,拋來拋去,由滿肚怨氣的留守老人,到體弱至不能自理,最終被遺棄在老人院,感嘆「早知生嚿叉燒好過生仔」;亦見過孝順仔女,辭職日夜照顧年老媽媽,經濟陷困境,困獸鬥下由絕對的愛,變愛恨交纒,流涙眼對流淚眼,就算最終不致演變為「弒父弒母自殺」慘劇,也註定是難以回頭的困局。

FATHER.jpg

究竟,應否辭職照顧家中病老?這的確是個難題。記起看過一本書,叫《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是一本台灣出版的翻譯書,作者和氣美枝原為房地產開發專員,卻在32歲時,母親罹患憂鬱症,最終引發失智。為全心照料,作者向公司提出了辭呈,然而離職後,她在經濟、精神、身體方面的負擔,卻不斷增加,這才體認到工作及照護都必須兼顧,為此,她寫下了這本書,真實呈現各種來自照護現場的第一手消息及訣竅,在台灣社會,引發討論。

在作者眼中,照護確實很辛苦,但不離職照顧,她認為才是更合適的選擇,因為只有兼顧工作與孝道,才能有機會喘息,真正不留遺憾。辭與不辭,人言人殊,同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傳統家庭觀念極重的台灣和日本,就出版了好多類似的書,歸納經驗,尋求出路。書出提及的社會支援,或許並不適用於香港,但直視問題的心態,卻絕對值得學習,在為無日無之的倫常慘劇哀悼之餘,其實亦可反思自己在家庭及社會的角色,化悲憤為力量,可能來得更有意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