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學琛:中策組的新青年 需要怎樣的新氣象?

2017-11-07
雄學琛
新創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召集人
 
AAA

youth1.jpg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著重青年人的未來,花了兩段專門論述青年政策,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策組將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破天荒地公佈會吸納20至30名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年輕人,出任政策及項目統籌主任。儘管這是現屆政府青年政策重中之重,但具體要求還未清晰,只說明了兩個職級分別要求不少於二或五年的相關經驗和大學榮譽學位,坊間亦鮮有論及對這班年輕人政治素質上的要求,部分聲音更只是粗暴地將這個意義非凡的改善簡化為「收買年青人」的陰謀論,究竟有何角色與重要性,都是要解答的問題。 無疑,當青年人得到更多渠道參與公共事務,使得下情上達、上情下達更加暢順,將會減少以極端手法表達政治訴求的使用頻率,長遠有助社會穩定。 因此,筆者認為政府選拔的這些青年,應符合能與媒體有效溝通、中英文兼善,以及具有與各界溝通的溫和形象及相應政治協調能力,才可以成為青年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擁抱希望。

不問政治背景 唯才是用                         

民主向來存在多種形式,並非只有投票而已,是次中策組招聘青年人參與,是個機會讓不同政見、立場的年輕人參與政策制定及協調,體現了參與式民主和協商政治的精神,能將非理性街頭抗爭以協商和行政吸納方式轉化成建設性的建制力量,有助緩解現時社會撕裂的局面。正如特首所說,中策組招聘的這批年輕人是不問政治背景,換言之只要認同一國兩制,即使是泛民主派亦可以參與。林鄭月娥參選時便說要修補社會撕裂、促進溝通,中策組如果能成功吸納不同政治背景的年青人加入,無疑對於長遠香港政治發展有好處。一是於現時政制僵局下,盡可能把不同政治背景的意見吸納到政府之中,長遠為香港政治發展奠下基石。二是更有效地吸納民意,協商民主的精神正是在於持分者直接參與政治操作,不需要代議士為其發聲。現時香港年輕人未必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區議會、立法會的工作,以至充當代議士,中策組是次改組無疑能把年青人的公共事務注意力和政治活力由議會及街頭,轉移到政府實質政策操作,直接參與。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不問政治背景,唯才是舉,才符合設立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初衷。 

政府素來不缺量化研究的能力,是次招聘的這批青年,更應該著重的是他們質性上,如何瞭解到社會問題的根源,掌握社會脈搏,才可以令政府於公關技巧上有所提升,同時把政策對準所需的群體。正所謂「猛將必發於卒伍」,維持政府與傳媒之間的關係,策劃者本身就必須慣於面對傳媒,甚至應有傳媒工作的經驗,因此才可以瞭解傳媒運作,取信於傳媒,用青年聽懂的政治語言,進行有效的政治傳播。中英文兼善更是必須的條件,需知香港是國際城市,國際傳媒、本地傳媒、內地傳媒都是政府的座上客,作為中策組的項目主任,更是應當具有多面溝通的能力,於流暢表達中英雙語的同時,能進行有效媒體溝通,使政府構思能在地無縫接合。 

扮演溝通橋樑 具傳媒經驗佳

這批青年既要作青年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本身當然要於青年圈子裡具有知名度及具有一定青年組織的經驗,更是能證明具有能力協調不同立場的持分者,才有機會接觸到各個界別、背景的青年,把政府的意見進行上情下達,以及把青年的意見作下情上達。最後,香港是國際城市,也是祖國的離岸港口,與多國經貿往還頻繁,經常是國際會議的主辦地。中策組要作政策研究,也要作項目的管理,無疑都必定會涉及京港關係以及國際關係層面上的操作,這批青年如具有與國際機構打交道的經驗,有在內地及跨國的活動能力,例如曾於國際機構及內地長駐的工作經驗、負責香港與他國、地區的溝通無疑是更佳選擇。這亦即是林鄭所說的「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世界視野」的青年人。  

如果新獲受聘於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青年人能體現到上述價值,無疑將是政府將來推行政策的良好助力,填補了政府現時缺乏質性研究、在地瞭解的短板,他們將以青年語言接觸更實在問題,使行政決策於青年之中更具認受性,提高政府的政治能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雖然推出很多支援青年創業及就業政策,但推廣政策的宣傳十分不足,很多青年人根本不知道有這些政策,以致政策未能取得預期成效,建議港青多點留意特區政府支援青年創業及就業的政策,以及內地的各項優勢、資訊、優惠等,把握這些資訊裝備自己。

    龍子明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