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十九大後政策方向大變 港府還死守自由放任?

2017-11-29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xixi1.jpg

十九大結束後一段時間後,本地不同媒體的報導和討論都已淡靜下來,但筆者注意到十九大習近平所提出的中的「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這相當重要的理論卻被本地傳媒忽略了。 

習近平提出的八個明確之一,是要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這布局顯示中國對經濟的審視角度和發展方向已有重大變化。根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人行副行長易綱先生來港時所作的解釋,中央已注意到自鄧小平改革開放至今,國家面對的矛盾已有所轉變。國內生產總值目前是全球第二,社會生產力總體水平顯著提高,故過去經濟強調處理「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合時宜。十九大把社會主要矛盾修訂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簡而言之,中央發現目前經濟發展已相當足夠,最大問題是國家發展在不同地區、以至不同階層,所分享的經濟成果並不平衡。貧富差距、沿海與內陸城市差距都擴大,帶來社會不穩定,這才是目前國家經濟面對的最大問題。「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略。 

內地貧富差距亟待解決

「五位一體」是對「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概括表述,「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五位一體的排位其實相當有深意,中央希望以經濟為頭,再帶動政治穩定、文化復興、社會和諧以至生態保育。而四個全面則反應要達至這五位一體的方法,就是要讓社會能普遍達至小康,並且一切要「有規有矩」,不會再對經濟發展產生的一些商業違規行為、或鑽尖子取巧去巧取豪奪掠奪百姓財富的行為視而不見,可見中國將對不同的商業行為作更大的規管。  

中國這方面的國策轉變,值得香港反思。港府自港英時代一直奉行經濟上的「積極不干預政策」,致力讓市場變得自由,但卻把監管各行各業的角色拱手相讓,縱容了一些商業機構濫用市場優勢,透過合法的方式壓迫小市民。 

香港應反思「積極不干預政策」

例如近年最為人咎病的莫過於政府把屋邨的商場上市變成領展,領展卻為求謀取最大利益年年加租,把旗下商場都變成高級商店林立的地方,市民被迫到較遠地方購物或忍受較貴的物價;本應能保障市民居住權利的租務管制條例,卻又被政府所取消,以致租金上升無上限,市民容易被業主加租或迫遷。這些措施美其名是保障市場自由發展,實則是漠視市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導致社會怨氣日增。 

故此,十九大的經濟政策,是要讓香港政府應該反省,是否應繼續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這極端的資本主義做法?既然中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香港何不也來個「香港特色的資本主義」,從中國的新經濟措施中取長補短? 

把握機遇補內地之「短」

香港在處理內部經濟方面,應運用內地之「長」,以監管、干預的手段去應付,例如重推租金管制,推出更多公營的商場,以與領展作競爭,降低其租金和物價。而外部經濟方面,香港則應發揮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優勢,把握機遇,補內地之「短」。 

中國的金融機構,以至一眾國企,在金融項目特別銀行、證券業等金融領域,於人才和制度上,仍與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有一段距離。中國仍傾向保護主義,外國企業難以進入市場。香港應在國家的金融業發展和開放上面,作更積極支援。 

在金融業及對外貿易方面,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制和商業法規、全面的基建和龐大的客戶網絡、世界級的金融業人才。另一方面,內地強調內部經濟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故預計內地會加大力度,推行質量並重的經濟發展,香港正好配合十九大的經濟國策,好好「運用武功」,內心要心平氣和,但與人比試,拳來腳則要快狠準。香港的經濟策略亦應該對內保守,對外開放,才能配合國策,讓香港經濟也能既保持增長動力,也能平衡發展,消除社會的矛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必須保持經濟開放,自力更生不應該等同於完全的自給自足。沒有經濟全球化,沒有2001年加入WTO,就不會有今天的中國經濟。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必須要雙循環。

    劉遵義  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