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內地幼稚園之痛  義務教育才是解藥

2017-11-30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kin1.jpg
北京紅黃藍新天地幼稚園爆出涉虐童醜聞。(網上圖片)

近段時間,內地幼稚園惡性虐童醜聞頻出,上海攜程親子園和北京紅黃藍新天地幼稚園分別爆出教師對兩、三歲幼童毆打、灌芥末、扎針、餵藥、裸體罰站,毫無底線、人神共憤。幼稚園虐童近幾年在內地已經不算新聞,僅2017年被曝光的虐童案就有近20起,在這個容忍度極低的行業,不能算小概率事件。作為中國最大幼稚教育服務商,紅黃藍旗下在不同地區的幼稚園都有被起訴的前科,就在本月,吉林四平紅黃藍幼稚園四名教師因針刺幼兒被判刑。香港人看到這些新聞,難免會覺得內地的幼兒教育一定非常差,難怪這麼多雙非兒童要來港就讀。 

內地幼稚教育真的如此荒蠻落後嗎?客觀來看,也不盡然。如果單論教育理念和硬件設施,內地的幼兒教育甚至比香港要領先。論教育理念,香港幼稚園普遍K2班就開始寫字,而內地大部分幼稚園在教育部規定下,教學以遊戲為主,不再教授寫字,更符合幼兒「腦先發育、動作滯後」的特點,在很多公立園和理念先進的民辦園,混齡教育已經非常普及。論硬件,內地《幼稚園建設標準》規定,室外遊戲場地人均面積不應低於4平方米,遊戲場地冬日日照時間不少於2小時,依此標準,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絕大部分幼稚園都不合格。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筆者認為這正是內地學前教育未納入義務教育,與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脫節,所浮現出來的後果。內地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在1968年,經濟還很困難的時期,勒緊褲腰帶做出的決策。時隔50年,中國經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經濟學人》預測中國經濟總量2018年將超過美國,而崛起的中國企業和新興富裕階層大有買下世界的氣勢。所以,現行制度仍50年不變地將極其重要的學前教育排除在義務教育之外,顯然非常荒謬。 

過去幾年,內地幼稚園需求井噴,特別是二胎政策出台後,學位需求量增長了30%,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和期望空前。但因為公共資源的稀缺,絕大部分空缺都靠民辦幼稚園填補。以深圳為例,目前2000多家幼稚園當中,市屬的公辦幼稚園只有22家,算上區辦和社區辦幼稚園,公辦幼稚園也就100多家,比例相當之低。 

根據國家對幼稚園建設的要求,在大城市裏能夠滿足辦園要求的土地也是一席難求。在像深圳這樣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幼稚園永遠是「賣方市場」,每年幼稚園報名的時候,家長充滿焦慮,四處奔走。筆者在深圳的居所附近一所位於市中心的幼稚園,今年小班招收100人,但據說報名的就有800多人。 

市場如此誘人,自2015年,國家政策放開讓基礎教育機構盈利之後,資本瘋狂湧入,連做商用顯示器的威創、做酒的皇臺集團,都開始收購幼教資源,此次涉事的機構紅黃藍兩個月前還剛剛在紐交所IPO。資本追逐的是利益最大化,就紅黃藍幼稚園來說,短短三年裏,直營數量僅增長30家,而加盟數量從66家躥升至157家,營收成本則從14年的91.4%直降到現在的79.7%。 

幼稚園教育只求盈利  教師待遇低 

野蠻擴張下壓縮成本,後果可以想見,把關係民生福祉的幼稚園教育寄望於所謂的資本賦能實在是不靠譜。完全交給市場的惡果,是幼兒和教師的福利都難有保障,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師待遇。法國幼稚園教師待遇極高,以至於教師崗位競爭激烈。香港幼稚園教師起薪點達到2萬港幣,比港人收入中位數大概1.5萬港幣要高。相反毗鄰的深圳,根據某求職網站統計,幼稚園教師平均工資不到5000元人民幣,遠比社保局公佈的深圳平均工資7480元人民幣低。可見幼稚園教師在內地的社會地位要比香港低得多。其結果就是,幼兒教師行業的平均流失率高達30-40%。 

事實上,幼稚教育因其對象的特殊性,是一個入職門檻極高的行業,不僅需要體現在學歷技能,更要求人格完善,超強的耐心和母性特質。而以目前待遇,顯然無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對於那些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的幼稚園教師,更加不能予以應有的尊重。 

待遇低並不是虐待幼兒的藉口,我們絕不能姑息沒有職業操守的行業敗類,但是每一次事件發生後,僅僅讓幾名老師、保育員、清潔工來「孭鑊」,顯然對改變幼稚園現狀毫無幫助。只有從根源入手,改變現行教育制度,將幼稚園納入義務教育,才是對受害者之痛和民眾憤怒最好的慰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