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芹:重建置業階梯 是否就重建青年人希望?

2017-12-06
張樂芹
社創發展策略顧問
 
AAA

stair1.jpg

記得數年前在網上的論壇看過一段話,意思大致上是說香港像一艘死氣沉沉的大鐵船,倒行逆施,不知往何處漂去。的而且確,近年來,社會總會彌漫着一股不信任的風氣,面臨著不同的嚴峻挑戰。對於未來的不確定,讓人灰心、卻步,當中,樓市價格持續處於高的水位,亦令不少人負擔不了。房屋政策,由上屆梁振英政府到今屆林鄭的團隊,都是重中之重,而今年林鄭在競選的時候提出要重建置業階梯,上任後又計劃推出青年首置的單位,又打算將綠置居計劃恆常化,但這又是否可以有效疏導青年人的失落與不滿呢? 

安身立命,是不少人從小培養出來的價值觀,所謂有個「瓦遮頭」,是不少上一輩人的希望。記得小時候聽著爸媽分享,住在小小的單位裡面,一個單位就數戶,廁所、廚房共用,生活的環境、空間就是一張小小的床。到了今天,劏房當道,生活的空間、環境較以前更為淺窄。記得以前在中電工作的時候,負責一個送贈電器予基層的計劃,不時會跟著義工隊的朋友做家訪,看到劏房戶的情況,可算是慘不忍睹。劏房的環境有多好相信大家都能想像,但以呎價來說,就絕不便宜。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上到公屋,而上到公屋,負擔就輕了,生活的環境就可以大大的改善。對這一群人來說,置業階梯,彷彿是太遙不可及的事,加快公屋輪轉和建設,是他們更實在的出路。 

需拾回往上流動的衝勁

記得早前劉鳴煒建議增加儲蓄、減少去日本旅行的說話令人嘩然。那句說話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的青年人是怎樣想的?對於上一輩來說,努力工作、往上流動、買個「磚頭」是最直接不過的事,也是最保值的做法。但今次今日的社會已經不同了。努力工作,不代表我們能往上流動,買個「磚頭」,對不少人來說也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所以才會有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所以說,重建置業階梯,值得鼓勵,也值得政府大力推動,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個社會拾回那種往上流動的衝勁,有了這份希望,才能真真正正地讓青年人安身立命。 

而要往上流動,上一輩的做法多是辛勤工作,而在我看來,年輕的一代,就餘下創業的一途。說到創業,近年政府也可算是不遺餘力,比方說去年出爐的青年發展基金,就撥了大筆資源予 9 個社福機構、青年組織去推動創業的培育計劃;社創基金則孕育了如 Good Seeds 等的計劃,希望鼓勵青年人用創意和商業的方法闖出一片天。可是,這類的創業計劃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參加者容易因為獎金而去包裝自己的想法,說得很美,但當資助的金額花光之後,就無以為繼。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呢?我認為比起推動這類創業計劃更重要的,是真正地拆牆鬆綁,全面地檢視現有的法規,與時並進,這樣香港才可以變回以前那個百花齊放,能夠往上流動的香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