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灝謙:孩子被睇死

2018-02-09
袁灝謙
新城知訊台節目《讀心樂園》主持
 
AAA

blame1.jpg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即使不是十全十美,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是最好的。可惜的是在香港這個著重成績、著重用分數比較高低的教育制度下,孩子都是在不斷競爭的環境下成長,有孩子考第一,就有孩子敬陪末席。考第一父母當然開心,差成績孩子的父母心情當然不好受,但孩子真的只有成績嗎? 

執筆之時,正與內子討論一些關於孩子被欺凌的話題,話說一位朋友在其他家長口中得悉女兒在校內被同學稱為BB,因為女兒在同儕裡好像甚麼也不懂,內子就認為那些同學都只是幼稚園高班,5歲多的年紀,就會出現言語欺凌,替好友的女兒不值。先不論那些孩子是否有意欺凌那小女孩,因為話已經說了,孩子心靈已受傷了,父母首要做的不是追究別人,而是安慰孩子已受傷的心靈。 

首先,不論別人說的是否屬實,父母也不應再「踩多腳」,那些負面的批評要收起。父母們應該先認同孩子的感受,如孩子不懂如何去表達感受,父母都可以代他們說出,例如:「如果媽媽是你,媽媽一定會很傷心,還會很憤怒。」這種感受別人的感受就是所謂的同理心,當孩子感到父母認同自己,達到情感上的同步,下一步就會更易成功。 

父母接著就要讚賞孩子,例如孩子憤怒時都能控制情緒、縱然成績不好但看見孩子的努力。筆者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父母亦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長處,父母就應該捉緊這些長處去放大。因為孩子已被其他人和事打擊了自信和自尊,父母應放大孩子其他方面的長處去鞏固孩子。 

孩子可能會對別人的說話耿耿於懷,父母固然不能忽視,父母亦要表達到會與孩子一同找方法,一同努力去改變別人的看法,即使不能改變別人,亦可以令孩子變得更完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