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知多D】大灣區的前世與今生--回頭看看粵港澳合作這七十年

2018-03-06
 
AAA

WeChat Image_20180305104010.jpg
 
昨天的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在粵港澳合作關係將上升到全新高度的時刻,我們不妨穿越時光,回顧下粵港澳合作這七十年。
 
800 495.jpg

▶ 「政治任務」的廣東淡水南供
粵港澳三地最早的合作經歷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港澳供水保障工程。1963年香港大旱,當時的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九龍工業聯合會分別向廣東省政府請求援助。後由國家撥款,興建東深供水工程,從東江取水以供應香港,  為香港提供淡水保障,由此拉開了粵港合作的篇章。
澳門同樣如此。20世紀50年代之後,隨着人口增加,淡水供應逐漸緊張, 澳門開始與廣東建立聯繫,請求由珠海向澳門供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過一系列輸水工程,成功解決了澳門淡水不足的問題。

▶ 改革開放香港資金和技術北上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大陸開始了改革開放。香港資金和技術和優勢發揮突出,開始了製造業北上浪潮。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後期, 「前店後廠」 (香港接單銷售、珠三角加工)產業分工格局的形成,既推動了香港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確立,又推動了珠三角地區世界製造業基地的成長。粵港澳三地的協作領域也因此從最初的民生保障工程拓展至經貿和金融領域。

▶「大灣區」的前世與今生
1998年3月,香港回歸後第二年,第一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召開,形成了粵港合作起步在先的局面。至2008年, 由廣東省省長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共同主持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共召開11次會議。
2000——2003年舉行了三次粵澳合作聯絡小組會議。後建立了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制度。
2003 年,中央政府出台《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為尋找新的利益交匯點,促使港澳的服務業與廣東省製造業進行互補,推動三地的產業進行深度整合。
此後,中央政府又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 》,為粵港澳三地協作治理機制的完善提供了契機。粵港澳開始逐步從此前的粵港協調、粵澳協調轉向粵港澳三地協調。
2015年3月 國務院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提出深化廣東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2017年3月5日 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把「粵港澳大灣區」納入其中。
2017年7月1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見證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協議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四方協商一致制定。
2018年,將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延伸閱讀
  • 現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絕對沒有相對優勢了。如何自處?如果還是決定去大陸,大灣區,或者上海工作,必須要掌握甚麼呢?我覺得必須要準備三方面

    梁觀誠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