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支援中小企,程序需簡化

2018-04-13
高達
學研社成員
 
AAA

office1.jpg

中美貿易戰開打,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開埠177年來,貿易一直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香港的33萬家中小企,大部份均參與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貿易,它們合共聘用了46%的私營機構員工,近百萬之眾。可以說,貿易的榮衰主宰著香港社會的安定繁榮,也不為過。

當然,香港商界有深厚的歷史根基,磨練出香港人迎難而上、靈活多變的特性。政府亦明白,中小企是香港商界的中堅力量,多年來設有不同的支援計劃,協助中小企拓展商機、提升實力,為香港經濟殺出一條血路。近年政府庫房水浸,更應把握機會,增撥資源,為中小企準備好渡過嚴冬的儲備。

早在2001-2002年期間,政府便成立了多項計劃,包括「信貸保證計劃」、「市場推廣基金」、「發展支援基金」和「中小企培訓基金」等。到了2012年,為了響應國家「十二五」計劃,再推出了「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也就是行內簡稱的「BUD」。多年來,香港中小企一直受惠於以上的支援,在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中,始終佔據住一定的地位。

助中小企進軍東盟市場

來到2018年,為了應付波譎雲詭的環球貿易形勢,同時亦調整香港中小企的發展方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佈了一系列的注資和優化措施,包括:1.為「市場推廣基金」和「發展支援基金」注資10億;2.將「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上限,由20萬增加至40萬,並取消最後5萬的條件限制;3.「BUD」資助上限由50萬增加至100萬,並將地域範圍擴展至東盟市場。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規劃之下,「BUD」的優化措施可謂來得合時。資助額提高後,在以前已經用盡了資助額的中小企,可以提出新的申請,進軍大灣區。此外,資助項目的數目由3個大幅提升至10個,令有心衝出香港,尋找商機的中小企,有更大的靈活性。

此外,放眼東盟市場,也是提升香港國際貿易地位的重要一環。在2015年,東盟仍只是香港第四大的貿易伙伴,到了2016年,已上升至第二位。東盟十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成員。2017年11月,特區政府與東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標誌著兩者之間,已形成更緊密的經貿聯繫。這時加強中小企進軍東盟市場的誘因,是適當而且合理的。

需簡化申請手續提高使用率

不過,牡丹雖好,仍需綠葉扶持。在正確的發展方向下,中小企支援措施有兩大弊端,必須予以改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第一,大家先看看「BUD」的情況。2012年成立時,政府注資了10億元。到了2017年2月,竟然還有4.59億未用。當中「企業支援計劃」,有2087宗申請,806宗成功,共領取2.87億元,成功率是38.6%。另一個「機構支援計劃」,有200宗申請,成功70宗,共領取2.23億元,成功率35%,可見申請的成功率極低,導致大量的撥款只是置閒。大部份的業界人士和商會代表,均認為申請手續繁複冗長,而且部份問題和營商根本毫無關係,極不合理。

正因為申請手續繁複,又衍生了出了一個顧問行業,就是專門替中小企申請基金撥款的顧問公司。這幾乎是政府必然出現的問題,就是官僚主義的禍害。由於申請手續過於複雜,需要由專門的人才來應付,而熟悉政府程序的專門顧問,很多時又是來自政府體系或者關係密切的人士。於是乎,本來應該用於為中小企拓展商機的撥款,又有一部份流入顧問公司的口袋,與原本的目標南轅北轍。

其實,政府只需要裁撤部份負責基金的官員和人手,簡化申請程序,便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的兩個問題。現在很明顯的是基金的使用率低,而人手過多,造成浪費。提高基金申請的成功率,使撥款「用在刀鋒口上」,才是支援中小企發展的王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銀行業亦應該好好反省,為何多年來在中小企業務方面愈做愈差?香港金融業太側重「磚頭」,除了容易助長本地樓市泡沫之外,亦會扼殺區內中小企及創新產業的發展。

    寒柏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