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洛洐:吊橋上的那個她

2018-07-16
施洛洐
行為治療師
 
AAA

BR.jpg

揭尾故的精要在於,主持人只提供故事的結局,玩家需要透過提問是非題,推理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若然現在跟大家玩一個揭尾故,結局是一位身穿紅色長裙的年輕美女,在危險的吊橋中央站著,眼睛透露出等待你到來的神情。你會估到甚麼? 筆者會估是在拍鬼片,然後羅蘭姐會在吊橋口拉著你,叫你千萬不要走過去。

社會心理學上充斥著很多為人所知或不知的研究,進而命名了很多現象,比如之前提過的社會惰化效應(相關文章:團隊就是力量!咦?)。上世紀七十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Donald Dutton和Arthur Aron做了一個知名的實際,名為吊橋效應實驗(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experiment)。實驗前設跟以上那個揭尾故差不多,研究內容是她在危險的吊橋上等待年輕男性,然後向他們表示希望他們幫忙進行實驗,並留下聯絡方法給他們。那名美女研究員亦分別在一個安靜的公園的堅固矮橋上,對同一類研究對象進行同樣的邀請。研究結果顯示,在吊橋上被邀請的男性,打電話給那女研究員的人數最多。

心理學家分析,根據情緒的二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人們會對自己的生理表現尋求一個解釋。在吊橋上的男性,對於自身突然出現的心跳和呼吸加速,得出了兩種原因:美女的吸引力令他們小鹿亂撞;或者是吊橋的危險令他們極度緊張。以上兩種解釋都很合理,故此人們很容易出現錯誤的心理狀態歸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令本來因危險環境而導致的生理異常,被歸究於當前那位美女身上。這種錯誤歸因使他們對那女研究員提起更大興趣,進而打電話給她。

吊橋效應指出,在危險的情境裡遇上一名異性,那人對該異性心動的感覺會比其他情況來得大。話雖如此,並不是所有令人心跳加速的場面都適合用來增強對異性的興趣。德州大學心理學家Cindy Meston和Penny Frohlich(2003)在遊樂場對正在排隊玩過山車的情侶進行伴侶魅力的調查。研究指出無論男或女性,在玩完過山車後,對伴侶的評分都比玩之前低。也許在玩過山車期間的面容扭曲和散亂的頭髮,都只會令人有反面的聯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現在免提裝置已不是新鮮事,看著街上的人在無對象下無故說話,已見慣不怪了。話雖如此,但有時候筆者仍不禁特別注視某些人,想觀察清楚,究竟他們是真講電話,還是扮講電話,這應該是職業病吧?

    施洛洐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