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樹廣:貿易戰提速「一帶一路」發展

2018-07-18
尹樹廣
中俄戰略協作高端智庫理事
 
AAA

cnu1.jpg

常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美國對華發動的大規模貿易戰,中方正採取一系列組合拳沉著應對。

從表象上看,這是一場針鋒相對、各不相讓的貿易戰。美方首輪對從中國進口的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中方以同等數目和稅率予以還擊。就本質而言,這場貿易戰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政治大博弈,美國對中國打響「第一槍」,目的無非是預防性阻止中國的全面崛起。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切不可低估特朗普的戰略企圖,更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

當前,「誰之罪」不重要,「怎麼辦」最關鍵。從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近幾天在幾個重大外交場合的講話中,可以發現中方要「怎麼辦」的某些端倪,從中可做出中美貿易戰將使「一帶一路」提速發展的基本判斷。

一是中方正開辟「第二戰場」,加速以「一帶一路」為主要平台,以統戰思想為指引爭取更多盟友,力圖在中東、歐盟、上合、東亞和非洲等廣大地區佈署新的經貿格局。如,習近平剛剛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論壇並做主旨演講的宣示,他將21個阿盟國家定位為共建「一帯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宣佈設立200億美元貸款額度的「以產業振興帶動經濟重建專項計劃」、成立「中阿銀行聯合體」等;此前在青島舉行的上合組織年度峰會及取得的重要成果也證明了上述判斷。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發展的一大趨勢,包括海合會在內的阿盟區域是重要的地緣政治經濟現實。在中阿論壇推動下,雙邊貿易額已從2004年的370億美元,躍升為2017年的近2000億美元,開創的「1+2+3」模式有望取得更大成果。

二是中國與歐盟等發達經濟體之間正迎來新的重大合作機遇。此次貿易戰更像是一場另類世界大戰,美國獨自向中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等重要經濟體打起關稅戰,嚴重動搖了以規則為基礎的現行國際貿易體制;中國與主要經濟體則有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的政治共識。李克強總理剛剛結束中國中東歐「16+1」機制會議和正式訪問德國,便透露出了許多相關信息。盡管「16+1」框架內的貿易額目前僅有700多億美元,但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農業和高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潛力不可忽視。李克強重申「16+1」機制「不是地緣政治平台」的宣示有助於打消歐盟的擔心。

訪德期間,李克強與默克爾總理除了反覆強調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政治共識,將重點放在做大兩國務實合作的蛋糕上。雙方並不滿足去年達到的1681億美元的貿易額,表示要加強中德全方位合作。李克強特別指出,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德企業開展合作打開了新空間,雙方將探討在中東歐、拉美和非洲等地區先行先試。他以西門子為例說,該德企與中國100多家企業攜手,合作項目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推而廣之。第三方合作大大減少了「一帶一路」實施過程中的阻力,樹立了中國在國際合作中公開、公平和透明的良好形象,與通行的國際規制相接軌。

三是中國對打贏貿易戰信心滿滿,給國內外吃了定心丸。中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強調: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內生發展動力增強,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已從過渡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轉向主要由消費、服務業和內需支撐,最終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達到60%;中國有信心和能力應對各種挑戰,長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回首10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初,中國總理溫家寶「面對困難,信心比金子和貨幣更重要」的金句言猶在耳,今天中國領導人的自信心同樣讓人無懼全球貿易戰。

應當說,正是特朗普使各國走到一起抱團取暖,共克時艱,使「一帶一路」贏得了更大發展空間,使得各国认识到國際貿易格局重組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對於特朗普下一步將下哪步棋,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做最壞的打算。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來,中國政府內外政策的高度計劃性令人印象深刻,成為「中國奇跡」產生的一大成因。進入今年下半年,本月底的南非金磚首腦峰會、9月的北京中非首腦峰會和習主席出席俄羅斯海參崴「遠東經濟論壇」,11月的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年底的中日韓政府首腦會談等將陸續有來,這些重大活動不僅將成為中國政府運籌國際關係、化解中美貿易戰風險的主戰場,且將成為加速「一帶一路」發展的推進器,推動中國把國際經濟合作的雞蛋放到更廣闊的區域、次區域和主要經濟體的籃子裡。這是中國應對貿易戰的治本之策,中國經濟將因之變得更加強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兩會期間表示,中國當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強國,無法再像以往一樣低調行事,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並不適合當今中國。他表示:「這光也韜不住了,晦也養不住了,你是成為一頭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樹後面。」盧沙野強調,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要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多邊事務,更主動承擔應有的責任,發揮應有的作用。

    伍俊飛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