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香港「狀元」的價值

2018-07-19
 
AAA

EXAM1.jpg

香港的中學文憑試(DSE)上周放榜,又誕生了一批「狀元」,其中兩位特別引起我的興趣,不是因為他(她)們讀書「超班」,比其他學生聰明,而是其談吐非常成熟,很大機會將來成為建設香港的人才。

拔萃女校的梁芷喬,是罕有的文、理、商「全才狀元」,她獲得5**(文憑試最高成績)的科目包括:中、英、數、通識、經濟、歷史、化學;喇沙書院黃子衡更是文憑試史上第一人九科全取5**的「超級狀元」。

他們昨日在電視節目上現身說法,介紹「狀元是怎樣煉成的」。跟香港傳媒只關心「狀元政治取向」不同,「求經」學生們紛紛追問:怎樣平衡讀書和玩樂、英文怎樣才可高分、為何大家都補習但得出不同成績等。

梁芷喬已獲英國牛津大學有條件錄取,將入讀政治、哲學及經濟學科。她昨日解釋,通識科令她關心民生議題,而在社會活動中又了解到,香港目前的教育制度常被人詬病;人口老化也日趨嚴重,因此很想改變現狀。

她說:「希望在大學進一步研究下去,將來讓自己有能力在政策研究方面,看有什麼方法可紓解這些問題。」

黃子衡立定志向將來行醫。不過,這位未來「大國手」並非只活在象牙塔,強調更需學懂人際關係:「沒有一行全由自己一人去做,所以一定要溝通,講求團隊合作。」

日前面對10多家傳媒的鎂光燈聚焦,提出的更是「劉霞出國」「林鄭表現」「梁天琦坐牢」「一地兩檢和國歌法」「填海造地」等尖銳的時事政治議題,黃子衡仍盡顯大將之風。

他給出的答案是:「暴力絕對不應該鼓吹」「對國歌的尊重是很基本的」「林鄭月娥有熱誠推出為港人的政策」「香港和內地都是守法的地方」等,竟一面倒支持港府和北京。

我發現,黃子衡當日給出的答案,只在香港傳媒的即時新聞佔一席地位,翌日的紙媒(除親北京媒體外),竟低調處理了,可能是他的言論不合香港傳媒的口味吧。

香港紙媒刊出的標題包括:「有女狀元形容劉霞可往德國是重獲自由」「狀元:不認同軟禁做法」「女拔狀元:中國人權問題待改善」「聖保羅狀元:一地兩檢違基本法」等,讓人錯覺香港的年輕精英都是反政府的。

香港有新聞出版自由,但近年這種「自由」處於一種很糟糕的狀態。因為整個社會分化、失去理性,媒體不是客觀報道,而是抱着自己的態度和偏見去「做」新聞,濫用所謂的「新聞自由」。

無論如何,起碼有這兩位狀元在電視面前親口說出了自己的政治取向和抱負,他們其實都是有心建設香港的人。

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把「與青年同行」獨立成章;過去一年又曾多次提出讓青年議政,委任更多年輕人進入港府諮詢委員會。港府第一期「吸納青年進入不同政策範疇委員會參政議政」計劃,昨日截止申請。

不過,在過去一年裡,四名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香港眾志的周庭參加補選又被裁定喪失提名資格;在街頭示威的年輕人則紛紛被判入獄,其中包括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及「雙學三子」等。

因此,「黃絲」的青年不滿林鄭選擇性推動年輕人從政,紛紛抵制「自薦計劃」,不願進一步在建制內發聲。

在這時候,香港更需要像梁芷喬、黃子衡等有心、有力的人加入建制。政務司長張建宗也說,有志服務社會的學生,加入公務員隊伍是好選擇。他預料,公務員「退休潮」帶來的自然流失率將上升,港府須積極招聘。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日(7月19日)中學文憑試放榜,每年考生都有人歡喜有人愁。隨着考生人數年年下降,符合33222最低要求的考生數目與資助學位課程的數目差距減低,歡喜的人會愈來愈多。由2013年近2人爭一個資助學位到今年1.16人爭一個資助學位,而2022年只有3.25萬人出生,到時候會否資助學位過剩亦是未知數。

    陳譽仁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