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處理港獨 兩條路線博弈

2018-08-28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cea.jpg

外國記者會(FCC)堅持邀請主張香港獨立的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演講,引發軒然大波。事件也引發處理港獨的兩條路線之爭,一種是口誅筆伐,露頭就打,嚴厲追究;另一種則是高舉輕放,息事寧人,以免助長港獨聲浪,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這兩條路線可說是勢均力敵,目前仍在博弈之中,背後不僅是理念也是利益之爭,錯綜複雜。

FCC邀請陳浩天演講的消息傳出之後,率先站出來直斥其非的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這位前特首化身鍵盤戰士,連續十幾天在面書發表文章狙擊,強調「不能輕視任何『港獨』的苗頭」、「不是我們一句『唔使理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並且將矛頭指向FCC。

如果這一派屬於「強硬派」,那麼梁振英無疑是代表人物,背後也有很多傳統建制派支持。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後來更發表長達一千四百字長文,狠批FCC邀陳浩天演講是協助宣揚「港獨」,明目張膽干擾特區法治,濫用新聞和言論自由。

兩任特首態度大不同

另一派則是「綏靖派」,代表人物是特首林鄭月娥。她公開評論此事時,只對「有機構仍以港獨為主題安排活動,感到可惜與遺憾」。至於應否舉行這活動,「由有關機構自行決定」,連一句「譴責」都欠奉。

林鄭背後的思維,就是不要上綱上線,以免抬舉這種小人物,把事件鬧大,炮轟FCC更會變成國際事件,影響香港國際形象。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公開表示:「本來一個不太受關注的演講,現在受很多人關注,更加激化了很多人的看法,我覺得這是不必要的……我希望大家回復平常心去看待這件事。」

應該說,「綏靖派」在香港有很多支持者。他們認為當年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鼓吹港獨,是小事化大,反而刺激年輕人的逆反心理和港獨思潮,因此封梁為「港獨之父」。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外交部、梁振英等的狙擊,抬舉了陳浩天,使豎子成名。

但「強硬派」認為,這是大是大非的事情,涉及到維護國家安全的底線,假如今天不亮劍,難道要等將來有更多FCC邀請港獨、台獨、藏獨來「播獨」嗎?某份一向被視為「政府憲報」的報章,更發表社論批評「特首對港獨軟弱 等於縱容違法」。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傳統建制派對林鄭處理FCC事件的不滿,背後也有利益之爭,不滿其執政之後與民主派「行埋」,政策、資源向民主派傾斜,建制派猶如「有事鍾無艷」,明顯遭疏遠。尤其傳出林鄭與泛民專業議政閉門就《施政報告》諮詢意見,席間論及FCC風波,林鄭席間承認在港獨問題上被建制派「夾」,令建制派更加不滿。

23條立法 港府有壓力

雖然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表示,要維護特首的權威。不過,在粵港澳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結束之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主動回應事件,痛斥陳浩天和民族黨,並指事件反映「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一些不足」。記者問及是否指基本法23條立法,張曉明沒有否認,顯然是向特區政府施壓。

雖然林鄭口口聲聲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但稱要「創造有利環境」。在目前的氛圍下,她唯有在第一個任期完成立法,方能向北京交上投名狀。而且,經過DQ一役,民主派失三分之一的關鍵少數,如果不乘此時立法,民主派捲土重來,就更困難重重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這些港獨政治組織不可能真正遵守美國法治及從事香港民主的正常事業,而必然成為一股社會亂源,甚至不排除他們會將「黑暴」傳統與技法傳授和傳染給美國本地人以及美國的其他外來移民。

    田飛龍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