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的挑戰

2018-11-05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20180928094822911.png

「我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隨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0月23日主持港珠澳大橋啟用儀式上徐徐念出這一句話,被喻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也在翌日正式對外通車。我抱着一顆好奇心,和一位朋友當天參加了一個巴士首發團前赴珠海。

當天一大早,我們在尖沙咀巴士總站乘坐跨境巴士出發,用逾半小時車程到達香港口岸,然後再用半小時駛過港珠澳大橋,終於抵達珠海,成為首批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的港人。

總結整個行程,我和朋友一致的看法是:經港珠澳大橋去珠海確實比以前便捷多了。以往港人去珠海除了搭船,就是坐巴士。但巴士車程經常要受塞車的廣深高速公路路況影響,往往要三小時半以上才能到珠海。而這次我們只花了約兩個小時就抵達珠海,時間大大縮短了不少。

港珠澳大橋開通增加了港人返回大陸的便利,只是近來陸港兩地加快融合的一個例子。上個月香港高鐵通車後,由香港到深圳和廣州僅需十餘至40多分鐘的車程,已令香港社會掀起了一股返回廣東省旅遊和購物的熱潮。

過去一個月,我和親人或朋友就坐高鐵去了兩三次深圳。很多朋友都說,現在去大陸的交通越來越便利,他們去大陸的誘因也強烈了,不少人都雀躍想到深圳置業。

由此可見,隨着一系列跨境大型基建工程如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逐步開通,某程度上的確達到了當局原先預計的目標,即加強陸港兩地人民的往來和交流。但我覺得,反過來說,這似乎又成為了日後香港發展的另一道難題。

一直以來,香港素有「購物天堂」等美譽,吸引着無數的大陸遊客前來。大陸政府在2003年實施自由行政策,容許大陸居民毋須參與旅行團,可以以個人旅遊的方式前往香港後,每年赴港大陸旅客也急速增加,為香港經濟帶來巨大的好處。

可惜後來自由行過度發展,為香港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逐漸浮現,並激發出一浪又一浪的中港矛盾。2015年,大陸當局將深圳戶籍居民訪港「一簽多行」政策改為「一周一行」,問題才漸漸平息。

隨着高鐵和珠港澳大橋先後開通,不僅是深圳和廣州到香港十分快速,從大陸多個城市也都可搭高鐵直達香港。在這一波基礎建設的帶動之下,香港勢必會迎來更多的大陸旅客,旅遊業和零售業也會持續升溫。這也帶來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反思:很多香港人始終揮不開那種被「入侵」的感覺,會不會再次出現?

我的擔憂並非無的放矢。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黃金周,我剛好從深圳乘搭高鐵回香港,一離開火車站就看到一個嚇人的場面:在西九龍站附近的高級商場圓方,人山人海,到處是講普通話的大陸旅客。他們拖着行李箱在圓方逛街,令商場有如大陸商場。

不少港人都說,看到這個場景心裡有點不爽。畢竟高鐵是由港人用公帑興建,但最後使用者卻以大陸客為主。也有附近居民埋怨,人流增加為他們帶來困擾,直指「九龍站已淪陷」。

我不知道港珠澳大橋開通後,香港口岸附近的東涌地區會不會也出現類似的情景。但近日已有港媒報道,東涌有不少居民也開始擔心這個問題,指近年愈來愈多大陸客到東涌「深度游」,令店鋪加租,生活用品和餐廳價格相應上升,變相推高了生活成本,「不少街坊(居民)都怕東涌變成下一個上水。」

說到底,香港作為細小城市,公共空間、酒店等配套設施不足,難以持續發展旅遊業。這也是香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的最大挑戰:其直接促進旅遊業出現巨大紅利的同時,客觀上也會造成港人生活不便,長期下去恐怕又會惹來新的政治爭議。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東北三省也有多個人氣景點,香港遊客在晚上到步行街「行街」,將樂而忘返,至少,大家沒有語言障礙,東北城市治安良好,購物講究秩序和輪候,貨真價實,商家較老實,對香港消費者而言,較容易接受

    朱家健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