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健康》 大夫放肆(二) – 購物狂的斷捨離實行篇

2018-12-12
陸彥維
註冊中醫師
 
AAA

我的房間像一個凌亂的小醫館,讀中醫後我收藏了很多醫書、艾條、中藥、針具。從小開始我就是個購物狂,有興趣的物品我都想收藏,所以房間亦充滿著文具、耳機、衣物、波鞋、髮蠟、CD……。不要問我為什麼,我買的時候就是因為喜歡,不管誰說我瘋狂都阻止不了我。買的時候就是覺得「我需要這個」。

shutterstock_620830283.jpg

購物時自覺心靈被療癒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在旅行購物最痛快。旅行購物時可以放下自己的身份,短暫釋放內心想成為的那個自己,買些上班不能穿上的潮流服飾。因為旅遊時心情放鬆,會幻想自己日後都有時間投入玩樂,便買點露營器材、烘焙或DIY材料等。最令人興奮的就是外幣匯率的騙局,如用韓圜購物動輒上萬,立刻有種自以為是土豪的優越感。

相關文章:

《中醫健康》 大夫放肆(一) 酒醒過後,連裝睡的生活都一併放下

《中醫健康》認病不認命,根治慢性病 建立健康的自信(三)

購物能減壓?你真的相信嗎?

之前雙十一節、崇光大減價時,在銅鑼灣上班的我看見街上的人眼神都非常雀躍。的確,在折扣下買到心頭好是十分舒暢的。不過當你又再小心因為折上折、買二送一而選個給阿妹阿爸,買得多了,回到家就要受家人的冷眼、空間不足、包裝不環保的內疚感、沒檢查清楚物品而生氣、不合穿而煩心更換。最不想面對的當然是找淘寶訂單的那個「親」去追蹤物品。

shutterstock_1186420942.jpg

你在承受物品的放負

最近看了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她說身邊的物品都在發放能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房間堆滿未看的小說、不懂配搭的衣服、未開封的減肥茶等,房間每個角落就像在提醒你那些做不到的諾言。你會為物品感到可惜,而真正可惜的其實是你自己的人生。

物慾背後就是恐懼

3個月來我用斷捨離方法去重整物品,發現多餘的物品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而購買,就是擔憂未來和在意過去。我曾經擔憂一件衣服會破舊或不再喜歡,所以一次就買了兩件相約款式。因為在意過去沒有看書,所以減價時我買了幾本,但現在未開始已經對它失去興趣。我們所買的東西不單只是對物質的追求,而是反映對生活的不安和恐懼。

斷物慾的小成功

經過幾翻波節去嚴選、拍賣和捐贈出4成物品後,我開始被喜歡的物品包圍。對比以前的房間,即使現在未算十分整齊,我都更享受在房間中閱讀,去聽音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常說人生如果過多欲望就會生病。如果因為物慾而令自己被不喜歡、放負的物品包圍,不能享受空閒,你又怎會健康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