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林:食肆走塑鬧風雨 反思應如何環保

2019-01-21
徐如林
公共事務顧問
 
AAA

STARW1.jpg

甫踏入2019年,多間連鎖快餐店及食肆皆響應號召,支持環保,推行「走塑」政策,例如是不再提供飲管、杯蓋和手套等塑膠製品。或許不少人保持沉默,但依我所見,網上都頗多反對聲音。

對顧客造成不便 徒增前線員工壓力

因為食肆走塑,在網上流傳曾引致一場鬧劇:一位男士因不滿快餐店不再提供飲管,一怒之下到超市買了二百枝,在快餐店內派發。也見有人在網上埋怨,即使購買了「黑牛」或其他泡沫飲料也沒有飲管,難道真要飲得滿臉滿嘴都是才算環保?屆時不是要多用一張紙巾嗎?有敏感牙齒的顧客無法直接飲用凍飲,難道他們要自備飲管?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怎樣做才算是環保。有人引用黃子華的金句,笑謔說「沒有下一代就最環保」。

網上亦見不少人分享,在要求快餐店提供相關用具時,引發矛盾的情況。或許是公司規定,每次被要求提供飲管,員工都需要向顧客講解沒有飲管的原因。一來,這樣徒增手忙腳亂的員工之工作量;二來,有些顧客會感到受氣,有時更會向職員頂撞兩句,這樣彼此都不好受,徒增前線員工壓力。

管理層未有全盤部署 為做而做

結果出來,這波走塑行動,令人看見有些食店的管理層未將事情看通透、想通透,有點為做而做。

首先,如上文所言,有些產品需要飲管配合享用,例如泡沫飲料、珍珠奶茶等,在未有替代用品或解決方法前就硬推「無飲管」,只會令顧客的用家體驗變差,也會令自己的前線員工受罪。

第二,有些食店只走了飲管,卻不走杯蓋。但是,假如沒有飲管,那杯蓋在堂食時基本上時無作用,亦可被減免。看似食店沒有想通這一層,卻是有點為了趕上大圍的臨時做法。

找出治標治本的創新辦法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原則上我當然支持環保,但卻不支持挾環保之名做些吃力不討好的無聊事。假若各大集團連鎖快餐店真有心支持環保,應主動考慮一些治標又治本的辦法,而不是為做而做,卻得罪顧客的做法。

例如,可食用飲管已不是什麼新發明。假如食店認真研究哪些可食用飲管最適用,在不損害顧客的體驗的前題下,可用來全面取代塑膠飲管。根本它們的財力,這絕對是可行的。不單如此,配上適當的公關和設計,此舉更可以幫公司形象再下一城:如推出繽紛顏色的可食用餅乾飲管,配上夏天特飲享用,或可收得意外的效果。

此外,最近亦有水溶性「膠袋」面世。雖然名叫膠袋,但袋子卻是用澱粉製成,可溶於水,對環境的影響極少,不會再出現令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吃下塑膠袋或被塑膠袋窒息致死的情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