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鋒:活在政治無感的時代 還有誰理會政治立場?

2019-01-24
郭金鋒
資深傳媒人、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eng1.jpg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一直是個多年談論且錯綜複雜的議題。作為一個前英國殖民地,香港有不同膚色、說不同語言的人,有些人會以子女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自豪,有些又會以新移民自居,周末回大灣區生活。隨著內地崛起,一些愛國人士希望年輕人,一步步更加接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然而再多的基本法講座和內地交流團,看來都不甚有效,而年輕人對這些半強逼的宣傳自有其對策。這裡並不是說這些教育不應存在,問題反而是由於決策者與年輕人有代溝,往往徒勞而無功。如果未來能夠多吸納年輕人的看法,了解他們想知什麼,然後將腳步放慢點,可能成效更好。

不單是灌輸身份認同的方式不合時宜,崇洋媚外的心態多年來一直牢牢深入香港人的生活,因此大眾未能好好建立香港人的獨特身份。這種崇洋的心態不單是指年輕人對西方思想的盲目追求和誤解,更多是社會大眾(包括中年人)對外國事物那種微妙的崇拜。即使大家會解釋香港要「國際化」,但這種「國際化」從來都只是面向外國而不是服務本地。

香港人的自豪從來都不是因為香港本身,而是因為曾經與英國人相似。英國管治時期所留下的自豪感,讓香港人無法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只能夠寄生於過去的回憶而無法向前。中央歷年來想用各種方式去建立中國人的身份,亦希望這樣可以改變部份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但是,單一的國情班,建制一式一樣的做法,讓擁抱多元化的年輕一代感到無奈。

或許這個講法很大膽,但建立一個香港自己的身份絕不是所謂傾向獨立,而是先植根香港,再胸懷祖國。不停地恐嚇大家香港會被內地其他城市取代,只會強化殖民地歷史對於香港的獨特性,並增加香港和大陸對立的形象。

反而一個互惠互利,互相倚賴的形象可以塑造出香港和中國是一個整體、一個團隊的身份認同。要建立中國人身份認同,不妨由建立香港人身份開始,不要再讓新一代在身份鬥爭中成為「無根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我日前接觸一個一直撐JPEX的不是太熟的朋友,他提到一個他撐JPEX的理由,居然是「反建制」。他認為政府如此高調要拉人封鋪,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理由,所以他要繼續支持。這種想法不禁令我啞然。原來被騙都有政治理由。

    文瑜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