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大灣區對香港 機遇在外 風險在內

2019-03-08
吳志隆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AAA

BAY1.jpg

剛剛在兩會發表的總理工作報告中,「粵港澳大灣區」佔了不少篇幅,自然成為時下香港媒體的焦點之一。但筆者留意到,香港社會對於「大灣區」仍留在「官熱民冷」、「議論紛紛」的狀態,雖然行政長官告訴大家:「蘇州過後無艇搭」,但大灣區這隻艇到底有沒有自己的位置,多數香港人心目中仍是個大問號!

推介政策不能泛泛而談

其實「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社會來說,是個「熟悉又陌生」的概念。這個關鍵詞早在2015年首次出現在中央文件中,當時就已在香港媒體引發討論,無論是梁振英還是林鄭月娥,特首與特區政府都積極介紹「大灣區」,但直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今年2月正式發布為止,香港社會仍未普遍認識「大灣區」的基本概念。筆者在過去一個月試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向5個陌生人搭訕,了解一下普羅市民對「大灣區」的理解,雖然大家都聽過「大灣區」的政策,但竟無一人能完全說出「9城市+2特區」的政策地域範圍。

筆者的搭訕感受雖然算不上一個民調數據,但香港社會普遍對「大灣區」政策內容認知不足,興趣缺缺,恐怕與事實相差不遠。其實早在去年中的一個大灣區青年座談會上,筆者就已提出,特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向香港社會介紹「粵港澳大灣區」這一綜合性國策時,有責任全面向社會解釋清楚,而不能只泛泛而談「機會嚟喇」!

不少支持「大灣區」政策的政治人物、公眾人物,在發表相關大灣區的言論時,都只強調「機會嚟喇」,甚至有更誇張者,會形容大灣區「處處是機會,到處是黃金」。筆者需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個相當複雜的國家發展策略,從不同視角去審視,它可以是一個產業重組的經濟問題、城市(群)規劃問題、地域人口流動問題,在涉及內地與香港與澳門關係時,更可能成為一個政治問題,不同視角看出不同答案;對不同人群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這不僅僅是個經濟政策

「說好大灣區的故事」,並不僅僅是一句「機會嚟喇」就可以說服大眾!也不能單單止於特首林鄭月娥向媒體高論香港再大灣區的角色是「參與者」、「促成者」及「推廣者」(3月6日人民日報)。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他們只關心兩個問題:若大灣區遍地是機遇,我個人的機遇在哪裡?大灣區將如何(正面)影響香港?我又如何在大潮流中分一杯羹。

時下香港社會對「大灣區」不乏疑問與反對聲音,我們不能單純批評某些香港人刻意抗拒與內地融合,那是因為香港大眾從過往的融合計劃當中有過不愉快的經驗。無論是CEPA、自由行,還是一大堆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會議」、「深港合作會議」,還有滬港、京港、閩港等等,自回歸以來,類似的與內地的區域性合作政策將近十項。雖然對香港的經濟總體是帶來實利,但對於絕大多數的香港人來說,又有多少可以從中獲得實利?市民大眾牢記在心的反倒是:自由行帶來了水貨客、旅行團,對社區衛生、秩序都帶來負面影響;內地投資移民計劃、內地資本自由行等推高樓市與租金,令本地居民上車更難,住屋更小。

與內地融合既然帶來實利,但為何仍引發不少反對聲音?主要因為利益為商界所壟斷,特區政府又無法有效透過政策調整,盡可能讓社會各界都享受到與內地融合的好處,於是每逢有與內地融合的政策推出,香港就會出現「商界熱烈唱好,普羅大眾卻置若罔聞,甚至表態反對」的景象,這就是今天香港的社會氛圍。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既然過往與內地融合的經驗告訴我們,主要是香港內部「患利不勻」,那「粵港澳大灣區」對於特區政府來說,就不應該等閒視之為一個經濟發展機遇,而應該視之為調整香港內部問題的政治機遇。

我們知道大灣區將大力扶持金融、科研、航運、國際訴訟等專精行業,而香港不乏這些優勢人才,自然應該好好把握,但特區政府不能忘記,不是720萬香港人都是專才、菁英,少數港人在大灣區謀得巨利的同時,有多數的普羅市民如何分享大灣區的機遇?這是對特區政府的考驗,社會「有得睇冇得食」的觀感很可能轉化成一種社會怨氣,處理不好就衍生政治問題,特區政府如何從人才培養、就業轉型、社會福利等多方面推動香港社會的同步向前,同時也讓更多人分享國家政策的成果,這才是特區政府應有之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