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萃雯:「床母」的記認 嬰兒血管瘤需要及早治療

2019-03-14
鄭萃雯
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
 
AAA

bb2.jpg

哥哥左腳小腿的血管瘤。呈不規則鮮紅色。

左右仔是同卵雙胞胎,即是由一條精子與一粒卵子結合,兩個胚胎因此在遺傳基因及性別完全相同,甚至剛出生的首幾個月,樣子也十分相似,要靠手帶、小腳環分辨誰是哥哥、誰是弟弟。至大約滿月後的某一天,我替哥哥換尿片時忽然發現他的左腳小腿有一處鮮紅色,輕微凸起的胎記,似乎不痛不癢的。家中迷信的長輩說,可能是「床母神仙」怕我們不認得兩兄弟,專程留下記認。定期的母嬰健康院覆診,醫生說這個胎記稱為嬰兒血管瘤或稱為士多啤梨瘤,長在腳上的話,滴一些藥水就可以消退。聽到沒有大礙,也就不以為然,沒有再深究下去。

又過了一個月,一位好朋友來我家作客,發現弟弟的鼻尖好像透出青紫色,像撞瘀了、腫起般,於是我們找了弟弟剛出生時的相片比對,似乎真的有點異樣,於是再去求診。兒科醫生一看,便懷疑腫起的位置是和哥哥一樣,屬於嬰兒血管瘤,但態度明顯地緊張,即時安排照超聲波及留院觀察。一問之下,原來與嬰兒血管瘤的特性和分布有關。

bb1.jpg

弟弟鼻尖腫起,確診為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多數在嬰兒出生後一至兩個月才開始長出,多數分布在四肢及頭面,身驅較少見。雖然這種胎記稱為「瘤」,但是均屬良性,平均每一百個出生嬰兒有一個有這種血管瘤,頗常見情況。這種血管瘤在一歲之前的生長最為迅速,大約一個月會脹大一倍,一歲後開始慢慢地自行萎縮。據統計,大約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在三歲時血管瘤會完全消失。以往未有特別藥物治療血管瘤,一般會待它自行消退,不過不少人原有位置的皮膚,亦可能因血管瘤長期脹大而被拉鬆,影響外觀,長大後可能要接受割皮或激光療程處理。幸好,近十年醫學界發現一種成人的降血壓藥能有效收縮血管瘤,如果小朋友的血管瘤長在手腳,一般以藥水塗在皮膚表面已經能達到效果。

那麼為何弟弟的血管瘤情況會令醫生如此緊張?原來從他的病徵已反映情況較為複雜。弟弟的鼻尖呈青紫色,代表血管瘤位置不接近表皮。果然在超聲波的檢查後證實他的血管瘤藏在鼻腔內接近鼻骨的位置,以初生嬰兒的血管瘤生長速度,有機會影響鼻骨發育,不單影響外觀,亦可能影響呼吸。而血管瘤藏得較深,亦代表外用藥水未必能有效滲透並控制血管瘤生長,必須口服該種降血壓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才兩個月大的小寶寶,服用成人的降血壓藥,一旦用藥過量,有機會出現心跳減慢、血糖過低及血壓過低的情況,所以必須留院,在醫護人員的監察下逐少「試藥」,測試小寶寶身體可承受的藥物劑量。

初診實孩子患病,自然是十分擔心,但可幸的是我們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是者,弟弟由兩個月大起,每天服藥三次,並每月覆診檢查血管瘤及鼻骨發育。幸得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及監察,弟弟至九個月大時覆診證實血管瘤已經完全消失,作為家長可以完全放下心頭大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的第二層醫療(secondary care)或以上的醫療服務以專科服務為主。

    周尚明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