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響水經驗」——災難中的災難性公關

2019-04-01
 
AAA

FIRE.jpg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上周發生致命化工廠爆炸事故後,一則被稱作「響水經驗」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披露當地政府2007年在另一起爆炸事故後應付媒體的經驗,絕大多數新聞工作者讀到,想必都會感到一陣心寒。

文章據稱出自中共響水縣委宣傳部,記錄了當地政府阻撓媒體記者採訪的伎倆,包括派駐人員「晝夜巡邏,嚴防死守」,勸離試圖翻越圍牆的記者等。之後,當時赴響水採訪的一名《中國青年報》記者發佈另一篇文章,印證了上述文件描述的情況,還進一步指當局派出濃妝艷抹的女子,試圖通過色誘等方式收買記者,讀了讓人瞠目結舌。

「響水經驗」文章的真偽無法確認,但官方至今未出面證實或否認其真實性,這也並非這篇舊文首次被網民扒出並議論。

上述遭遇「嚴防死守」的經驗對許多新聞工作者應該不陌生。猶記得前年8月九寨溝發生地震後,我試圖前往災區採訪,但在幾十公里外就被阻止前進。當時的心情並非「無法交差」那麼簡單,也是對無從準確勾勒重大事故面貌的遺憾。

像「響水經驗」這樣的經歷,此前可能被稱作「不開放」,在當下的政治語境,則似乎找到了更犀利的表述詞: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響水爆炸案上周四發生後,涉事化工廠被曝屢次被罰仍「帶病運行」,不少評論形容禍根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劍指安全生產和執法監管疏漏。延伸來看,這樣的批評應該也適用於有關地方部門此前應對輿論的方式。

就「響水經驗」而言,這體現在對記者採訪所謂「負面新聞」的阻撓和指令,以及對媒體按統一通稿發佈新聞的要求。雖然這是12年前的事,這套輿論管理方式如今也可能已改變,但當年「防記者」的所謂應急方案很可能還是埋下了禍根。

《新京報》一篇評論就形容:「當年圍追堵截記者的經驗是埋下了因,而今遭起底時被舊事重提則是果……此次爆炸引出的排斥監督『遺留病症』,也值得反思和清理。」

確實,如果12年前一起爆炸後,輿論有條件更緊盯響水化工產業,更早敲響此次涉事工廠近年來「帶病運行」的警鐘,此次爆炸說不定是能夠避免的。

上周四的爆炸案發生後,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更在微博犀利地寫道,每次事故一出,新聞稿總把「正確性」放前面,民眾關切的信息置於其次,這體現出地方政府應對輿論的官僚主義,「救人、排險,緊急運轉的這一切,需要的是真實而非正確呈現。」 不過,這則貼文後來被刪除。

對記者而言,未經與採訪對象通氣的「暗訪」是發掘客觀信息的關鍵一環,想必前述12年前赴響水採訪爆炸的記者也認同這麼做的價值。而提及暗訪,《重慶日報》上周另一則關於中共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赴一些區縣暗訪脫貧、生態環保等方面工作的報道,也引起輿論對監督形式的討論。

有官媒分析說,這類不打招呼、不做方案、隨即選取路線的暗訪形式,有助落實中央對破除形式主義工作作風的要求。陳敏爾也提到,下基層暗訪不是不信任幹部,而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真實情況。

這其實也正是一些媒體提出的訴求——更清楚看到現實狀態,對形式或官僚主義造成的問題或現象,發揮更及時的監督,以輿論壓力制衡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響水最新一起爆炸案發生後,官方向形式與官僚主義開炮,仔細一想,這不僅關乎企業的過失或監管部門的不力,12年後再被扒出的「響水經驗」也提醒了大家,爆炸案也是當年輿論失聲的後果之一。

微信公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在一則評論中直言,響水爆炸案令人意識到形式主義「真的能害死人」,「是時候為形式主義送葬了」;要這麼做,看來也不得不為「響水經驗」這樣的隱患送葬,而在當下的輿論管理環境中,這料想也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章轉載自《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旗下部門CBC新聞(CBC News)周三(2日)宣布關閉北京的辦事處,理由是多次向中方申請記者工作簽證不成功,因此保留一個空置的辦事處並無意義,關閉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