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建設性中美關係應有的樣子

2019-05-27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UUU.jpg

本月初,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重啟貿易戰,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同日(10日),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刊登了一篇文章,描繪對美國而言有進步意義的中國政策應有的樣子。

由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國防部亞太首席副助理部長梅格莎曼(Kelly Magsamen)和智庫美國進步中心中國政策主任哈特(Melanie Hart)撰寫的上述文章提出,對美國有意義的中美關係,歸根究底要由美國人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來推動。

這話怎麼說呢?作者們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一系列標準,包括:美國人及其後代是否有未來?美國能否繼續主導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國家的基礎設施能否運行?有沒有很好的移民機制來確保經濟可持續增長?美國的民主建構能否維繫功能和韌性?

總結起來,美國首先需要把自己家裡的事顧好,而不是發起一場讓美國人受損大於得利的貿易戰;需要啟動全國性的競爭力振興措施,以更巧妙的戰略來確保美國人能在新世紀的競爭中勝出,而不是發動冷戰或中止與中國的一切合作,長遠而言這既不現實也對美國無益。

兩位作者沒有更直接說的是,面對中國帶來嚴峻挑戰,美國也得從自身找出原因和解答,不要僅僅是諉過於外。

隨着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進攻愈加凌厲,像上文般反映美國知識精英質疑與反思的評論正更多地浮現。數據也支持學界對貿易戰的質疑,耶魯等大學研究人員今年3月發表的調查報告就指出,2018年的加征關稅行為讓美國經濟損失了78億美元。這雖然只等於美國GDP的0.04%,但這些代價主要是由美國消費者承受。而今,隨着貿易戰終止的希望變得渺茫,更多人在追問,這對美國人有好處嗎?

這不是說,美國知識精英不認同特朗普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產業政策、經濟體制、網絡間諜現狀的批評——美國上下對此的看法難得的一致,大家的分歧是在於該怎麼應對「中國挑戰」。

長期研究國際貿易的美國外交協會資深研究員艾爾登(Edward Alden)本周就撰文指出,特朗普的方向走反了,「中國是(美國的)大麻煩,特朗普加劇了這個麻煩」。

艾爾登當過多年記者,轉入學界後著有《無法適應:美國人為什麼會全球經濟中掉隊?》,深入剖析過去40年美國的經濟與貿易政策為何沒有幫助普通美國人適應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他本人見證反全球化的鬥爭在美國變得日益醜惡,貿易前所未有地成為美國總統選舉的主要議題之一,還將特朗普送入白宮。

和艾爾登立場接近的精英們,並不反對以有針對性的貿易制裁來迫使中國改變部分行為,但他們更強調美國應該利用世貿組織規則以及與盟友合作來達到目的。他們指出,美國能在冷戰中能戰勝蘇聯,從來就不是依靠單邊主義而是恰恰相反。今天的美國也需要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強化世貿組織等國際建構,尤其要加大對國內的教育和科研等投資,協助美國工人轉型。艾爾登就警告,全球貿易對美國就業率的威脅還只是一方面,進入顛覆性經濟時代,未來10年,無人駕駛技術有可能輕易取代300萬美國卡車司機的飯碗。

這些言論隱含一個意思:大國不能「做好自己」與發揮作用,就會給本身與世界帶來禍害。這麼說並非抬舉美國,其中智慧,許多人都是眼看美國對華貿易戰深化才越來越能體會。

在中美關係惡化的近期,也有人再次咀嚼我國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對於中美關係走勢的預測。因警告中美慎防「修昔底德陷阱」而名聲大噪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就經常提起李先生的智慧。

李光耀生前曾指出,中美難免競爭,但是衝突並非無可避免,因為中國不是前蘇聯,無意改變世界。艾利森指出,當經濟天平很明顯向中國傾斜時,美國如果無法做出有效的回應,中美關係與國際政治的現狀就不可能維持。

中國誠然是在崛起,但美國在整體上也沒有衰弱,誰也沒想到,還有相當實力又陷入對華恐懼的美國,會以瘋狂的貿易戰和「文明衝突論」來拿中國出氣,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強烈不適應。對於中美這樣的大國來說,要形成利人利己的雙邊關係,出路在於大家都保持理性,「做好自己的事」,中國方面已經強調了這一點,美國政府會聽進本國精英的聲音嗎?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雷蒙多訪華反映了美國既想擴大又想限制對華貿易的矛盾心態。美國既要考慮追求更高水平自由貿易、繼續深化全球分工網絡和國際統一市場所帶來的風險,又要考慮徹底轉向排他性市場分割和技術控制、破壞過去一手締造的全球供應鏈的成本。

    馬雪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