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荔枝窩——活化的客家歷史

2019-06-2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7483.JPG

香港如今時興「保育」,活化工廠大廈、歷史建築,發掘弘揚本土文化和習俗,都屬於保育範疇。

IMG_7477.JPG

香港人週末遠足的熱門地點荔枝窩,地處香港新界北區沙頭角,背靠梧桐山,俯瞰大鵬灣,毗鄰船灣及印塘州,是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自然步道」所在地。荔枝窩是客家歷史的活化石,理應受到保育。

IMG_7483.JPG

這是一個擁有逾300年歷史的客家村落,自17世紀便已有人定居,但交通不便。荔枝窩雖坐落在現代都會的香港,是沙頭角的一部分,對岸是繁忙的深圳鹽田港,但卻顯得很遙遠。2013年前沒有公共渡輪或街渡,要租舢板。尋踪者如果走陸路,要在大埔坐車到新娘潭或烏蛟騰再徒步,或在粉嶺搭車到鹿頸再攀山。

IMG_7476.JPG

逾300年歷史的隱世之珍,也正因為路途艱難,抵埗才有發現隱世之珍的驚嘆。尋尋覓覓來到荔枝窩,不見荔枝樹影之餘,卻見客家建築風格的石屋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頗有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詩情畫意。

IMG_7481.JPG

客家源自黃河流域,家系可上溯二千五百個春秋。現時之荔枝窩客家人在清初復界後由福建輾轉經過惠州,而後抵達今之地點,同期到達者除了荔枝窩還有西貢的白沙灣村。

研探客家村的興衰,可以窺見最早期香港原住民墾荒拓殖的踪跡,從而梳理香港發展的歷史脈絡。譬如荔枝窩,原本是客家黃氏單姓大村,後來附近的梅子林(沙頭角曾氏村落)原居民分支不斷流入,逐漸演變為雙姓村落。再後來曾氏人丁興旺,『反客為主』,在人數上拋離黃氏,黃氏分支出走遷徙到鄰近的鎖羅盆、上水古洞。此中的變遷,足以印證清初復界四百年以來,粵東、閩西、贛南之客家先民,如何從寶安縣(香港被清廷割讓大英帝國之前就隸屬舊稱的新安縣)、歸善縣(惠陽舊稱)以沙頭角為「跳板」進入香港。

IMG_7482.JPG

荔枝窩所處的沙頭角實則是香港開埠前的一個縮影。這裡曾經居住著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族群,其中以客家人為壓倒多數,來自粤東、贛南、閩西的客家人佔沙頭角的九成。

研究香港本土文化的切入點,筆者一直認為,尋訪客家人的足跡,是研究香港本土文化如何形成的重要切入點。作為漢民族最驛動的民系,客家人在遷徙的過程中,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也在演變,並與客居地互為影響。從粵贛閩三省遷移到沙頭角的客家人,把當時相對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但傳統上習慣墾植,不擅長出海捕撈的客家人,在島礁星羅棋布的香港,歷經歲月的洗禮,自然適應了滄海與桑田並存的生活,並形成了有別與大陸的客家文化。一個典型的例子,客家人傳統上信仰土地神明『伯公』,但後來亦崇拜保佑航海漁政的『天后』(原名林默娘)。因為擇居香港之後,要向喜怒無常的大海討生活,所以逐漸接受了在中國東南沿海被頂禮膜拜已有千年『天后聖母』、『媽祖』、『媽娘』。

IMG_7479.JPG

深圳市(原來是寶安縣)龍崗與坑梓,皆有相當多黃氏客家人聚居,如果上溯源頭,應與香港荔枝窩及鎖羅盆黃氏同宗,祖籍多為嘉應州(梅州)興寧縣。十九世紀中葉遷徙至香港西貢半島,再遠走南洋至馬來西亞沙勞越(沙巴)。也有一部分村民,移民到了英國。

IMG_7478.JPG

客家人是否『漢室正統』,學術界有不同說法,本文無意介入爭論。但客家人篤信風水的傳統,卻是與華夏民族的風俗一脈相承。風水既是一門玄術,又不乏科學根據,學術一點的說法叫做堪輿學,因為其核心價值就是根據大自然的變化規律,對人類的居住、殯葬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荔枝窩至今還存活着一百多種植物的百年風水林,就位於香港唯一一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之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