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情》紙紮工藝在傳統民俗中的角色

2019-08-09
 
AAA

3c193852-9a20-4fff-97c4-7dbc567733e5.jpg

紙紮工藝在香港的傳統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論是中秋玩的燈籠、元宵節的花燈、還是喪禮上的金銀橋,都需要師傅一手一腳製作出來,更在2017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紙紮工藝一直圍繞我們生活,你留意到嗎?

紮作工藝有五個重要工序,包括「紮」、「撲」、「堆」、「寫」、「裝」。「紮」指用竹或鐵絲紮出骨架,「撲」則是將紗紙分成小塊鋪於骨架上,「堆」是指紙品堆疊,「寫」則是在製品上描花紋、寫字,外塗需一層保護漆光油,而「裝」則為最後在成品上安裝絨球等裝飾。不過,並非每一個紮作都要走完所有的工序。

20161217103829725.jpg

紙紮工藝最經典的作品是大型花牌,主要用於廟誕活動中,祝賀開張喜慶、節慶廟會等。

shutterstock_1391633009.jpg

在長洲,市民更會將花牌用作公告之用,例如:旅行、通報婚訊、尋人啟事等等,成了當地人的傳統特色。

shutterstock_1353262664.jpg

另外,不同節慶大大小小的燈籠,亦是常見的節慶紮作,在中秋節佳節、元宵等,四處都掛滿燈籠來裝飾,為節日增添喜慶色彩。

燈籠的類型很多,有觀賞用的宮燈、走馬燈、祭祀用的炮燈、竹篾紙燈等,當然也有我們常見的中秋燈:楊桃、金魚和兔仔等不同造型。

shutterstock_1185483610.jpg

紙紮工藝亦見於喪葬儀式,這些紮作用品主要供奉死者,金銀山、金銀橋及仙鶴用來超渡亡魂,另有滿足死者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物品,近年隨著時代進步,更有不少新潮用品,如麻雀枱、電玩、電視機、汽車等。

shutterstock_1167245281.jpg

shutterstock_1132478402.jpg

20160507025050626.jpg
 

延伸閱讀
  • 部分本土派有意宣揚「港語」此一概念,或者有意識地排拒大陸用詞,以此製造文化上「中港區隔」,這是一個問題;部分人因為本身中文水平不濟,於是胡亂把一些古而有之,或者是香港特有的法律中譯詞,視為大陸借詞而加以排斥,是另一個問題,兩者或許有共通點,但又不能視為完全等同,應該加以區別較佳。

    陳凱文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