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渤:戰鬥在香港採訪前線的外國記者

2019-10-04
鮑渤
資深傳媒人, 香港傳媒主筆協會成員
 
AAA

press1.jpg

傳媒春秋    鮑渤

本文標題用「戰鬥」而不是「活躍」在採訪前線,不算誇張。過去四個月,香港街頭抗爭愈演愈烈,棍棒在火光中亂舞,磚頭與催淚彈橫飛,在示威者及警察之間狂奔,雖不似中東戰地記者有性命之虞,但流血受傷卻很可能。

筆者有一位美國之音的記者朋友,在香港採訪一個月,胸部及大腿各中了一槍布袋彈,返回DC總部近一個星期,說傷口還是血紅紫黑。國慶節前,一位名叫Veby Mega Indah的印尼女記者疑被橡膠子彈擊中右眼倒地。從電視台的直播片段顯示,當時她穿著的反光背心以及頭盔,都有清晰的 PRESS 字樣,而她身上亦佩戴著所在新聞機構發出的記者證。

座落在中環雪廠街的外國記者俱樂部,過去數月多了一道以往沒有的風景:午夜時分,總有三五成群的記者走進來,脫下黃馬甲,摘去頭盔、以及俗稱「豬嘴」的防毒面罩,叫上幾杯威士忌,讓一身水一身汗一臉倦容慢慢褪去。有一次,SCMP一位「鬼婆」編輯在FCC與筆者聊天說到,她的一位負責跑港聞Beat 的同事,是正在哺乳的年輕媽媽,但卻長期奔跑在「硝煙瀰漫」的新聞現場。母親體驗了無數的過期的或最佳使用期的催淚彈,透過乳汁對「未來主人翁」的嬰兒,影響可謂深遠。

對許多駐港記者來說,午夜並不代表一天工作的結束,回到寓所還要寫稿及剪輯視頻。對網絡遍佈全球的許多通訊社或報社而言,東方不亮西方亮,「日不落作業」是恆常狀態。

以筆者的觀察,西方媒體對香港今次反修例報導的熱情「超乎尋常」,投入的規模也只有九七回歸那年可以相比。以美聯社為例,從亞洲各區抽調了多個採訪組在香港同時操作。有新聞同行說從採訪前線的畫面看,光是攝像人員至少有三十個,「大家都熟口熟面」。前不久有消息說拍攝到臨近香港的深圳灣大學生運動會體育場館有數十軍車結集,正是美聯社的作品。丹麥等多個歐盟成員國的媒體,在阿富汗大選結束之後直撲香港,而不是飛北京報道中共建政七十週年大典。

如果說AP以圖片取勝,路透社則以獨家文字見長。國慶節前夕,路透社再引消息來源稱,駐港解放軍人數自 6 月起倍增「至少逾一倍」,性質不是輪換(rotation)而是增援(reinforcement),並形容行動是「解放軍在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集結」。

縱觀今次「反送中」浪潮,外媒比港媒及大陸官媒首發的獨家消息更「勁爆」,當中又以路透社最搶風頭。譬如特首林鄭月娥閉門會見商界談及修例風波,說「如果有選擇,第一件事就是辭職」,《路透社》披露了她的發言錄音,惹來全城圍觀。過了沒多久,路透社又再披露林鄭月娥「除了三萬警力外,什麼也沒有」的言論。錄音中還透露,政府曾邀請了八間國際公關公司協助,但有六間拒絕。

至於只有「小圈子」參與的錄影帶緣何外洩,有人說是「內鬼」幹的,也有人揣測是政府有意「放料」。箇中原因,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事實上,從上世紀東西方陣營壁壘森嚴的冷戰開始,香港就是意識形態短兵相接的主場。作為大不列顛統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香港還有「東方的卡薩布蘭卡」之稱,諜影重重,不足為奇。

如果說有一些媒體以驚曝獨家新聞而見長,有「西方報業老大」之稱的紐約時報則以言論的影響力而一枝獨秀。無怪乎林鄭月娥也選擇紐約時報的地盤,在九月底出席首場「社區對話」前,以《Yes, Hong Kong Does Have a Future》為題鳴鑼開道。

把香港的街頭抗戰當頭條報道的次數,以CNN和BBC為最。筆者每天上班的路上習慣打開BBC的App。近月來,映入眼簾的往往是香港街頭的催淚煙霧、蒙面示威者還有如同雨後春筍的雨傘。CNN也不弱,台柱之一Will Ripley經常衝在最前線。據媒體圈的八卦新聞,CNN的採訪組通常有五個成員,包括記者、製片、攝像,另加兩位海軍陸戰隊的退役軍人做保鏢。媒體老闆為記者請保鏢,不僅大陸官媒和港媒沒有,西方媒體也難得一見,如果真的如此,除了體現CNN老闆Jeff Zucker的財大氣粗,再就是把香港街頭視為戰區了。還有,誰又能說清楚這些前軍人沒有特殊使命?

以獨家首播拉登的錄音而一炮而紅的半島電視台,在8.31之前,對「香港那點事」並沒有什麼興趣。但踏入九月,隨著西方媒體對狂轟濫炸,半島電視台除了駐站記者,還從北京、漢城、東京频密調派採訪組,大概是「羊群效應」使然。

新聞傳播學有一個概念叫Agenda setting。議題設置的其中一個模式是Priority Model:媒體對熱點議題的重要性加以排列,藉此決定曝光時間的比率分配。對新聞價值的判斷的確有其客觀性,但媒體因其政治立場及價值觀,對新聞採訪的輕重緩急安排,有著明顯的主觀性。舉一例,香港反逃犯修例風波如火如荼之際,印尼的反修例也風起雲湧。萬隆、日惹、瑪琅、巨港及棉蘭均爆發示威,要求政府撤回極具爭議的大幅削弱肅貪委員會(KPK)權力,以及禁止婚前性行為、墮胎、同性戀及污辱元首等刑法修正案。純粹論火爆程度,印尼更激烈,且已有多位示威者喪生,但西方媒體對香港的反修例,興趣顯然更大。

彈丸之地的香港,不僅是中國外宣的前沿陣地,也是西方報導中國的橋頭堡。外國駐港記者不僅人數眾多而且異常活躍,譬如紐約時報在香港新聞編輯部多達数十名員工。華盛頓郵報去年也宣佈,繼巴黎、伊斯坦堡及布魯塞爾之後,將在香港及羅馬開設分部。CNN的亞太總部也設在香港。傳媒人之間的私下交往就更多了,香港畢竟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如同「無掩雞籠」,資訊流通的質與量堪稱全球之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