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方志》由古聚落蛻變成新市鎮

2019-10-05
 
AAA

 

市中心1.jpg

戰後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為應付住屋需求,港府在新界發展新市鎮,荃灣、沙田和屯門等地規劃做大型住宅區輔以工業區,既解決住屋需要亦滿足就業需求。
填海造地成新市鎮
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表示,屯門兩邊有高山,夾住一個河谷,河谷出口是狹長的海灣,就是青山灣,「政府的考慮很簡單,將這地方填平,填平了填出來的土地是官地,毋須跟新界居民協商收地」,屯門因着地形在唐代成為中外貿易商船的停泊點,也因為地形成為二十世紀香港的新市鎮。

屯門.jpg

政府要發展屯門作為新市鎮,沒有荃灣和沙田般容易,因為距離九龍市區比較遠,交通不便。劉智鵬稱在規劃上,以屯門公路貫通屯門往九龍市區的交通,同時盡量令屯門自給自足,設置大型工業區,配合香港工業發達的趨勢,「將工人家庭轉移到屯門,讓他們就地就業,用輕鐵將交通問題解決」,可惜發展速度追不上時代變化速度,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大量工廠北移,香港的工業息微,「屯門的就業人口沒法在這裏就業,於是便出去外邊,令屯門公路超負荷」,塞車已是屯門居民的日常。劉智鵬稱,屯門居民一度倚靠海路上班,屯門碼頭有巨型小輪每朝早將數以萬計乘客送出去中環,晚上才再將他們送回屯門,是當時一個香港載客量頗重的航線。

輕鐵3.jpg

屯門在發展新市鎮期間,成為香港大專院校的基地,繼有四十年代有共產黨背景的達德學院,也有九十年代遷入虎地的嶺南大學,以及2016年由荃灣遷入屯門的珠海學院。近年亦有哈羅國際學校落戶屯門,與其他新市鎮不同。

公屋2.jpg
「屯門人」是開荒牛
劉智鵬表示,屯門作為新市鎮開發,是由居民帶領發展步伐,不是建立一個社區後才叫人去住,而是按居民需要才逐步完善,所以最初一批搬到屯門居住的市民有當「開荒牛」的感覺。經過十多廿年的發展,社區設施配套逐步完善,才有今天的面貌。

延伸閱讀
  • 抗日戰爭後,屯門有一所高等學府達德學院,匯聚了當時國內有名的教育家、作家等人材,亦有一班因抗戰而失學的年輕人,本應是如魚得水,可惜學院辦了三年便被逼結束,原因是與政治有關。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