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痛下針砭——應擴大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至社會性研究

2019-10-09
 
AAA

AR.jpg

文:仰子

獨立調查委員會本是一中性之舉,就如調查港鐵紅磡站出軌事故一樣。然而,有人擔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一事,會成為別有用心之人用以針對警隊及政府,以爭取政治利益之舉。筆者認為,若調查方向只在於個別警員之行為或個別指揮官之決定,確會容易為有心人所利用,且與警監會職能重疊,而且結論除了有助追究個別人士之責任外,對社會並無禆益。

筆者以為應將調查範圍擴大至包含下列五項:

1.推動修例

政府在推展修訂法例時,諮詢之工作情況,是否有足夠諮詢渠道、收集意見的方法?為何市民對修例有很大抵觸?在向市民就修訂釋疑解惑時,有沒有不足的地方?又如何處理市民對此的負面觀感和情緒?當謠言和假消息流傳時,政府的處理手法如何?

即使市民對修例或許有誤解,但擔憂恐懼的情緒對當事人確是真實的,不能置之不理。而且有些爭議並非可以全以理性處理,就如就涉及同性伴侶權益的法例修訂一樣,事涉家庭及性別觀念,才令政府及議員對此避之則吉,惟恐惹禍上身。

2.傳媒報導

香港主流傳媒都聲稱自己獨立客觀,但卻有人提出個別媒體立場偏頗。故此研究不應只針對個別媒體,而是要就香港主流報導時之立場、用字、拍攝角度、影片剪接、內容考證等等,作出統計分析,研究其編採立場及對輿論影響,例如:有人提出個別媒體拍攝時,只會對準警察或示威者,那便以單一事件為單位,統計各媒體之拍攝角度數量和剪接情況,再與眾多事件統計出之數據作出比較分析。

3.社交網絡

社交媒體在是次事件中擔任之角色和影響,如何改變過往社運組織和動員的方式?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是否形成了所謂「同溫層」?謠言或不實消息在社交群組間的產生、源頭和傳播情況?成為現代版的「三人成虎」,使人「投杼逾牆」?是否助長了極端、激進、排外或民粹思想的傳播?本來以連繫人群為本的社交網絡,是否反而促成了社會分化撕裂、民眾仇視敵對,使人與人之間無法互相信任合作、求同存異,最終將導致人類社會結構崩潰之遠因?

4.運動組織

是次運動的組織沒有統一指揮和統籌(沒有大台),其組織、連繫、動員、結集、思維的方式為何?小團隊之間又如何合作?與之前有大台的運動有何分別?在底層組織及戰術上是否更靈活和有效?更能發揮潛力?是否如部份人所說因為沒有了「大台」和只會坐收漁人之利/「收割」的政客而更具道德感召力?在策略層次上,會否因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自為政,而導致互相阻礙,缺乏方向,反而成為沒有完整計劃的烏合之眾?在公關宣傳上的優劣?對爭取成果、與政府談判上,有何影響?由開始階段至後期,缺乏統一指揮的運動,出現了甚麼優點和缺憾?有甚麼潛在的危機?

5.社會民情

事件發生至如此規模,必定涉及眾多政治、經濟、就業、房屋、青年發展等因素,因素之間相互影響之關係為何?其影響深度和重要性有何分別?這些因素及訊息在政策制定及政府決策時,有否以科學性方法收集統計、客觀地分析研究,並在決策層面上與以考慮?市民的懷疑、憂慮、恐懼,繼而憤怒,有否與以正視、處理和緩解?對民情的掌握、重視和運用可作何種改進?如何有效納入決策層面?

以上五項建議擴大之調查範圍,目的在於能令調查報告能真正令香港能鑑往知來,革弊立新,而非成為野心家取利之機。

 

仰子

八十後。日間唯唯諾諾,夜裡縱筆疾書,以抒胸中不平之氣。

網誌:https://yangzi0827.blogspot.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仰子-264327233997078/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要檢討新冠疫情,可以有不同方式,最敏感的是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由於可以行使《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賦予的權力,專責委員會可以傳召任何高官,包括行政長官!但經「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再無雜音,而且跟政府全面配合,即使由議會調查,相信都不會出大亂子!至於醫管局領導班子,現在亦跟政府合作無間,即使它們做檢討,相信也不會有任何殺傷力!

    陳景祥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