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銳民:對黃絲藍絲半年結語

2019-12-23
 
AAA

56.jpg

半年前,有人藉港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在網上鼓動所有人去「發夢」。所謂「發夢」,其實就是上街抗爭。結果港人真的全部發夢,一場徹底撕裂香港的惡夢。

港人現已沒有中間派,不是「黃」就「藍」。簡單而言,黃絲所發的夢,是要反港府、反北京,按照一條奪權路線圖去抗爭。首先,區議會選舉大勝、然後是明年9月立法會選舉、2021年的選委會選舉,最終劍指2022年的特首選舉。若能連過四關,就有條件跟北京談判,讓香港交予中美共管。雖然是夢,但愈來愈多黃絲相信可以夢境成真。

藍絲是支持北京、港府尤其是警隊的一群,他們相對被動。當黃絲採取「和勇合作」戰術,即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斷給予港府及北京輿論壓力,勇武派提出「沒有暴徒只有暴政」口號,將其暴力行動合理化之際,藍絲才發起行動對抗。

如此針鋒相對下,要客觀總結過去半年的修例風波,看來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半年總有一些事實和數據是擺在眼前的。

其中,警方一共拘捕近6000人,年齡介乎11歲至84歲,學生佔四成,包括1380名大學生、930名中學生,涉及參與暴動、非法集結、襲警、縱火、刑毀、藏有攻擊性武器、藏有工具作非法用途等罪行。然而,被檢控者只有953人,僅佔總被捕人數的六分之一。

警察使用的彈藥也破紀錄,施放約1萬5000發催淚彈、1萬發橡膠子彈、2000發佈袋彈、1800發海綿彈。但有489名警員受傷,多人傷勢嚴重,包括被割頸及箭穿腳部等。

這場風波被形容為「六七暴動」以來香港最動蕩的社會風暴,也是回歸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過去半年,幾乎每天都有堵路、交通設施被破壞及街頭縱火等,上班上學及周末逛街都不安全。

不少家庭出現撕裂,親子關係有裂縫。青年創研庫的研究報告指出,42%受訪港青在過去半年,間中(36.7%)或經常(5.7%)因社會問題與父母爭執;同時,31%受訪家長表示過去半年家庭關係變差。調查數據還顯示,在發生爭執的受訪者之中,近71%青年認為爭執因立場(黃藍)問題而起。

在這些事實和數據面前,黃絲只看到「警暴」二字。他們狠批警方使用的武力不斷升級,由催淚彈、胡椒噴劑、橡膠子彈、警棍、水炮車,到真槍實彈;並聲稱一幕幕抗爭者頭破血流、痛苦掙扎的畫面仍歷歷在目。

因此,黃絲的半年總結就是:堅持「五大要求、缺一不可」。針對所謂「警暴」,更提出解散警隊,要求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使用武力的情況,而非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檢視社會衝突成因的獨立檢討委員會。

藍絲同樣針對暴力,但狠批的是黑衣人的恐怖襲擊,包括以磚頭擲死工人、引火焚人及數十宗「私了」事件等。他們尤其討厭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的學生暴徒。

當大學要求港府撥款修復受損毀的校園時,藍絲們紛紛表示不答應,「你們自己引狼入室,憑什麼要香港人幫忙埋單?叫學生、校友、校長、教職員及暴力支持者眾籌吧,誰擔保維修後你們不會再打爛?」

黃絲、藍絲立場南轅北轍,香港目前的政治僵局肯定難以化解,就算近日暴力事件減少,遊行人數也回落,鬥爭程度似乎有所下降,但社會仍維持着緊張狀態。除非黃絲的「五大訴求」獲得港府和北京的回應,否則這場抗爭不會退場。在氣數恢復後,有心奪權的人將再發動更多暴亂。

其實,半年總結還有一個經驗值得探討。近日許多朋友都提出,為何香港會由一個和諧社會變成一個徹底對立的地方?無論黃絲或藍絲,都有人寧信假消息而不對事實求證?

一位心理醫生嘗試從生理角度去分析:「原始生物一般用一些很直接的反射行為去求生,當有人侵犯地盤就去戰鬥。但靈長類動物有前葉額,是發展得最好的部分,也是人與其他生物區分的地方,用這個位置來思考、判斷及平行不同因素等高端思維,或處理專註力、做決定和計劃等。人的情緒化記憶在海馬體之中,基本就是一個原始的腦袋。人本來由前葉額綜合所有記憶去思維。現在,香港人當發覺有人觸碰個人核心價值,就有情緒出來,甚至反抗,這是因為,他們缺少了用前葉額工作。」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禁蒙面法》為甚麼重要?原因是該法例正正針對滋生暴亂的「匿名效應」。所謂「匿名效應」出自管理心理學,指在不記姓名或在相互不瞭解的情況下個體獨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的現象。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的經典著作《烏合之眾》,對於「匿名效應」對社會運動的影響有深入的分析。他直指「匿名性」引致個體喪失責任感,令個體變得原始、無理和情緒化。由於人們缺乏自我克制,因此逐漸接受集體潛意識的控制。在「匿名」的狀態和群體的掩護下,成為了「烏合之眾」孳生的「溫床」,令到社會動亂一發不可收拾。

    韓成科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