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曾大屋背後的客家工匠精神

2019-12-31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2668.JPG

筆者在《思考香港》的專欄介紹香港數個客家大宅之後,海內外受眾反映熱烈。本文續談香港最大型客家民居之曾大屋,以饗讀者。

座落在新界沙田,規模之大在香港確實實罕見。曾大屋的布局類似荃灣的三棟屋,具有濃郁的客家元素。遊客欣賞其建築風格之餘,可感受香港早期的鄉村生活。

曾大屋原稱山下圍,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粵東風格客家圍村,2009年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屋主曾貫萬從梅州五華縣移居香港,同時也是這個曾姓客家村的開村祖。

IMG_2685.JPG

從1848年開始起,據聞足足蓋了廿年,大屋用了大量的花崗石、青磚、厚重的巨椽實木。遠看像一座東方式古堡,圍牆由兩層高的房屋排列而成,屋頂的女兒牆有一排槍孔。這種安排在廣東四邑的碉樓亦隨處可見,可見昔日有需要抵禦毛匪山賊。

曾大屋呈長立方形,並列共有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謂之「三堂四橫」格局。正面三個大門分別稱為「安富」門、「尊榮」門、「一貫世居」門。正門上方嵌石匾「一貫世居」,由曾貫萬的侄兒曾蘇題寫。

入屋從前廳(下堂)過了天井來到正廳(中堂),這是族人會客和議事之處。廳內掛有曾貫萬及其母親朱氏的遺像,亦有曾蘇於同治九年(1870年)中舉的「文魁」木匾,還有曾貫萬71歲壽辰(1878年)獲贈的凸字木刻壽屏,頌詞由翰林院戴洪慈撰,書法家黃家端書。穿過另一天井來到後廳(上堂),便是舉行拜神、祭祖典禮的地方。

IMG_2680.JPG

一如粵東的客家民居,曾大屋的門前設有禾坪和風水池。不同之處是四周曾有護城河圍繞,以吊橋連接正門,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大屋的格局及外貌歷經一百五十年的風侵雨蝕未變,圍牆四角屋頂都有三層高的鑊耳形更樓,默然見證著主人當年的顯赫氣派。

曾貫萬其實並非出身豪門望族或是書香門第。他從廣東梅州五華縣南下到香港,從採石場的學徒起步,把握了香港開埠大興土木的黃金發展機遇,開設石廠暴富致富,香港終審法院(前立法會)是他建的,中上環往半山走的許多麻石階,都是他供應的石材。他發達之後不忘樂善好施,蓋圍村給族人居住。大屋有99個單位,二次大戰時曾經給逃難者遮風避雨,據說這是「曾大屋」名字的最早由來。

在曾貫萬的粵東老家,石匠木匠泥水匠(香港人稱為三行),都尊奉魯班為祖師,焚香三柱,以雞、魚、豬肉三牲敬拜。按舊時風俗,每逢農曆六月十三日魯班誕辰,工匠們都會集會賀誕。每逢年初三,石場老闆要宰雞殺鴨請伙計們「打牙祭」。

IMG_2683.JPG

筆者與家鄉的採石和打鐵師傅做過訪談,對這個行當略有了解。凡是學徒從師,需要寫從師貼,訂明時間,通常是二年半至三年。向師傅學習期間,學徒除了學藝,還要為師傅做各種雜役。師傅手把手教學徒從最基本的技巧做起,包括操作鐵爐、鐵砧、風箱,修理鐵鎚、鏨子等「搵食工具」。如果師傅當天安排的工作未做完,學徒連晚飯都沒得吃。學藝期間通常都冇人工,只是給一點零用錢。出師之後繼續留下來做工,才按月發工錢。

曾貫萬的人生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也是客家工匠群像的一個縮影。客家石匠以五華縣(老華僑稱長樂縣)人最多、工最精,也最能吃苦。坊間「五華阿哥硬打硬」之說,體現的正是客家工匠精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