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孤懸大海的客家小島

2020-01-1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2858.JPG

從西貢上船,渡輪在馬達的轟鳴中辟波斬浪,最後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小島泊岸。

碼頭沒有漁舟唱晚,沒有戴着斗笠眺望夫婿歸來的客家女,只有風鈴在海風輕拂下叮噹的聲響。

IMG_2170.JPG

這個偏安海隅的隱世小島叫鹽田梓。彈丸之地的香港,擁有大約三百個島礁,但遊人不會搞錯地方,因為碧海藍天之下,遠遠就能望見高聳的雪白的天主教堂,這是有三百年歷史的鹽田梓的地標建築。

當地亦有人稱鹽田梓為鹽田仔(Yim Tin Tsai Village,英國殖民時期的官方記錄名稱爲鹽田仔村)。島上最早的居民,是從深圳遷移的陳氏客家人。開村先祖陳孟德夫婦在此墾荒拓植有大約三百年歷史。島上居民都以曬鹽及捕魚為生,全盛時期島上住有二百多人。

IMG_2181.JPG

IMG_2179.JPG

鹽田梓的名稱由來,在筆者看來比較容易理解。島上有鹽田,島上的村民世世代代以曬鹽為生,「梓」指鄉居,有不忘故鄉之意,故而得名。及後有廣府人把客家話的「梓」字聽錯為廣東話的「仔」字,所以又稱為「鹽田仔」。

鹽田梓相比其他客家村落,最特別之處就是村民都是天主教徒,卻又焚香拜神,在香火縈繞的祖墳旁邊頌念天主教禱告文,真是「中西結合」,相映成趣,恰恰是香港乃中西文化熔爐的又一例證。

IMG_2869.JPG

IMG_2870.JPG

該小島被喻為天主教在香港的發源地之一,客家人信奉天主教的歷史頗悠久。1841年,教宗額我略十六世委派傳教士到香港傳教。1864年,Fr. S. Volonteri)與Fr. G. Origo 兩位傳教士來到鹽田梓傳教。1866年,聖誕節,陳氏家族約三十人領洗信奉天主教,並捐出土地予教會興建聖堂和學校,奉聖約瑟為主保。1875年,全島居民領洗。1890年,聖若瑟小堂落成祝聖,取代了昔日的小教堂。由於鹽田梓全村村民均信奉天主教,所以有「教友村」之稱。

鹽田梓與大陸南方客家地區的另一鮮明之處是,客家人傳統上靠山吃山,依農耕為主業,但鹽田梓村民一直是漁獲及曬鹽為生。全盛時期的記載,鹽田多達六畂,產量可供整個西貢之用。

IMG_2862.JPG

IMG_2183.JPG

隨著城市發展,村民逐漸放棄傳統謀生手段,從1960年起島民大規模遷移。1997年香港回歸後,島上學校亦正式關閉。1998年,最後一戶村民遷離後,鹽田梓正式成為無人居住的小島。

只有在週末,平日寂靜得只有蟬鳴鳥啼的孤島,會迎來許多遠足行山的觀光客。筆者幾乎每年都會約村長或原住民登島,流連在殘垣敗瓦之間,隨處可見門庭窗戶爬滿野蠻生長的青藤,以及吐露著熱烈芳華的洋紫荊和野百合。

日子久了,厭倦了都市的村民們,似乎懷戀曾經的田園牧歌生活,移居於歐美等地的原村民亦因祭祖及信仰,重聚鹽田梓。2004年初,聖若瑟小堂在教會的資助下展開復修工作,帶動了鹽田梓文化及生態旅遊的發展,更於200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

2010年,原籍鹽田梓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和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把有關鹽田梓歷史和傳教史的書籍、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優良獎」參展作品、天主教教區手冊等資料放進聖福若瑟像及聖母像下的時間囊內,以慶祝聖若瑟堂建堂120週年。

IMG_2860.JPG

從2019年開始,香港政府旅遊事務署撥款數千萬,舉辦為期3年的「鹽田梓藝術節」。村民們以拼圖式的方式尋找香港人集體記憶,將未能以文字或照片記載的生活點滴與專家學者、參與計劃的學生以及市民分享。一些藝術家及外國遊客更租住活化之後的客家農居,體驗鹽田梓簡樸閒適的海島生活。

鹽田梓滄海桑田的變遷,讓筆者看到了此地幾乎斷層的本土文化復活,看到了客家身份認同在歲月駁離之後的重新建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