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渡口 土窰 客家農舎

2020-02-13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武漢冠狀病毒肆虐,全港愁雲慘霧,人人如驚弓之鳥,其實要放鬆心情,重拾往日的快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踏足戸外,擁抱大自然。

香港行山徑之便利,全球知名。筆者最近游走風景優美的西貢郊野公園,還參觀了上窰客家民俗博物館,可謂一舉兩得。

IMG_3666.JPG

上窰村位於新界西貢區北潭涌,巴士可達。下車之後見一白色小橋橫過小溪,沿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可往返南風灣,遠眺滘西洲、大蛇頂,近賞萬宜水庫。

19世紀中葉(約一八三零年),來自寶安縣黃草嶺的黃發升客家族人在此開荒拓植落戶。村舍壘在坡地上,依山臨海。四面古樹青藤環抱,恍如世外桃源。村舍入口筑起客家山區常見的塔樓,既可瞭望亦可抵禦海盜土匪築。

IMG_3667.JPG

IMG_3674.JPG

與香港上水、元朗等客家人密集聚居的鄉鎮相比,上窰村顯得小巧精緻,只建有一排八所並列的房舍,但綠樹掩映的村口,竟然設有小小碼頭,防波堤延伸至海岬深處,充滿詩情畫意。佇立渡口,看天邊雲卷雲舒,聽海浪輕輕拍岸,現代都市人的身心疲憊,頓時隨風飄散。昔陽西下,彷彿能夠看見漁舟唱晚,感受小農經濟時代客家人歸隱田園,自給自足的快樂。

沿石徑拾級而上,但見佔地500平方米的館舍。上窰村和鄰近的一座灰窰於1981年被香港政府列為法定古蹟,1984年重修之後對公眾開放。

IMG_3669.JPG

IMG_3668.JPG

重修的客家村設有房舍、粵東山區常見的「晒禾坪」。進入館舍,但見廚房、牛欄、豬圈陳列的傳統客家農具及簡樸家具,格外親切。這些東西都是農耕歲月的集體記憶。為了「活化」農舍,視聽導賞室還播放以「上窰村昔日風貌」為題的錄像節目,讓觀眾對上窰村歷史及香港本土文化有更直觀的認識。

IMG_3672.JPG

IMG_3670.JPG

IMG_3671.JPG

筆者走訪過海內外客家村無數,上窰村有其特別之處,就是村民除了耕植、捕撈謀生,還以燒石灰為業。這是一個幾乎失傳的行當,古羅馬人在建築時,會把石灰和火山灰合起來成為建築原料,是為史上最早之水泥。

上窰村民的方法,把牡蠣殼、蜆殼和珊瑚燒煉成石灰。石灰用途廣泛,包括建屋、修補船殼、造紙染料以及肥料等。這一行曾經是客家先民養家糊口甚至致富的手藝。可是隨著混凝土(香港稱英泥,大陸稱水泥)及造磚業的出現,窰燒工業於20世紀逐漸沒落,曾經興旺一時的上窰村終告荒廢並走進歷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