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復:不要霸凌醫療專業!

2020-03-04
許復
資深媒體人
 
AAA

9e1e4785-a42c-46f8-aff6-3091688f72bc.jpg

港台醫護人員的心酸你唔知,薪酬與工作不成比例,更慘的是沒有前景的助理們!

從Whatsapp、Telegram,各Line群、微信群等等,每天都有各式各樣有關保健、防疫,以及最前線的各種實況訊息、影片等大量傳播,大家也能看到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工作狀態。當然,業外的有心人很多,出錢、出力,投放各種資源,但是,在疫情當下,身為第一線醫療從業人員以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恐怕是他人難以體會的。

如今抗疫大戰當前,各地政府也推行了不少措施鼓舞前線醫護人員。比如上月末,香港政府就在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了47億港元予醫管局購置醫護個人防護裝備,並且向前線抗疫醫護提供特別酬金及臨時住宿津貼;新加坡政府也宣布全體高層官員減薪,國會議員削減一個月津貼、資深公務員減薪半個月,而所有前線醫護人員可獲相當於一個月薪水金額獎金。

不過,筆者在這裡要特別提出的是,各地政府光推出這些短期鼓舞醫護的措施是不夠的,長遠來說,也應該提升醫護前線整體的薪酬待遇。除了醫師、護士之外,同樣要受到照顧的,應該也包括那些支援的其他角色,比如助理工作人士。相對於醫師、護士都有各自的專業工會提供業內的各種支持,這些比如助理角色的人員,相對起來,是更孤立無援的角色。

為什麼醫療人員應該得到更多報酬?因為人力不足的情況,已經讓醫療人員不堪負荷。以香港為例,醫療人員最近每天處在面對疫症的沉重壓力中,但公營醫療體系人手短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

我們先聚焦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根據2019年的數據統計,不足兩名醫生卻要照顧千名病人,工作量與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必然需要更多助理及護士分擔工作。但更多問題來了,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辛苦,負責支援工作的同事更是百上加斤。

在公立醫院每日面對病人的2.5萬名服務助理、運作助理和行政助理,大多不是如醫生、護士般的專業背景出身,他們勞動多、心理壓力大,卻晉升前景差、人工低,疫症當下的生活品質之差,可想而知。因此,疫情泛濫的此刻,政府應該對他們適量加薪,並且定出時間表,推動這些助理角色有望升格為專業職系,讓他們對前景有盼望,如此作法,一來能鼓舞士氣、挽留人手,更能幫助吸引新人入職,紓緩目前醫護界的壓力。

身為台灣人的筆者,也要說一說台灣的情況。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的最新的調研,台灣高居2020醫療保健指數排行榜世界第一,這份醫療保健指數評斷的包括整體醫療體系、醫療專業人員、設備、醫師、價格等。是的,台灣人非常幸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灣這些高水準的醫療人員,並不一定就享有對等的報酬。

具體舉例來說,台灣GDP每人平均用於醫療支出僅6.9至7.1%,和美國高達15%的比例相差近兩倍,但是,卻能夠達到一樣水準的醫療品質。這顯示的是什麼?首先,醫療人員的服務相當到位,但是卻沒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其次,台灣醫療界始終面臨人手短缺問題。

最後,不管在香港、台灣,或是任何地方,若不解決醫療體系人手不足問題,病人就必須輪候多時才能獲得適當治療,如此,不但容易耽誤治療黃金時間,令病情惡化,更影響醫療專業應有的工作品質。

各地的醫療人員都辛苦了。希望政府回應民意,為前線奮戰的醫護界改善待遇,尤其要增加公營醫療人手,甚至要促成更多診所及醫院的成立,既為未來應付疫情的持久戰做好準備,也有助應對人口老化造成的龐大需求。抗疫,加油!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由於當年「沙士」,前線醫護盡忠職守,甚至乎有人白白犧牲,醫護界廣得市民同情及支持。
    這班人早已戴着「沙士」的光環而得到很多好處,如果當中有人藉市民對他們的信任而犯法,更應該嚴懲,又豈能作為求情理由?

    寒柏  2022-05-30